Page 369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369

第八编 海洋渔业
                                                                                                  第二章   海水养殖

                  年都在 386 亩之内 ; 总产对虾也在 59 吨以内 。 状黄姑鱼在水温低于 9.8 摄氏度时有可能死亡 ,
                  2000 年始 , 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封闭式循环水高 因此 , 一般在春节前起捕销售 。 以小杂鱼为饲料
                  密度试养和高位池封闭式人工养殖 , 均获得成 ( 开始时要把小杂鱼绞成鱼糜为饲料 )。 最大的
                  功 。 2001 年 , 工厂化繁育南美白对虾技术也有突 约可饲养到尾重 900 克 。 1993 年 , 养殖的状黄
                  破 , 育苗 4000 万尾 。 2002 年育出中国对虾 5000 姑鱼产量 70 吨 , 占全县鱼类养殖总产量的
                  万尾 , 育出南美白对虾 8000 万尾 , 对虾育苗技术 56.45% 。 2000 年之前 ,状黄姑鱼为洞头县海

                  渐趋成熟 。 2005 年 , 全县对虾养殖面积 170 亩 , 水养殖数量最多的鱼类 。 2001 年 , 状黄姑鱼养
                  总产量 59 吨 , 平均亩产 694 斤 , 平均亩产再创历 殖产量 400 吨 , 创历史最高纪录 , 但仅占全县鱼
                  史最高纪录 。                                         类养殖总产量的 25% 左右 , 且正逐步下降 。 至
                      【 虾姑 】   1993 年 , 县水产科研所人员在双朴 2003 年后 , 状黄姑鱼就很少养殖了 。

                  虾塘的养殖基地进行虾姑试养 , 共投放张网捕来                             【 美国红鱼 】   1996 年始引进试养 , 获得成功
                  的虾姑自然苗 200 余斤 。 由于收购来的虾姑苗 后进行推广 , 并发展成为洞头县海水养殖的鱼类
                  种体质较差 , 同时也因虾塘底部淤泥太多 , 加之 主要品种 。 养殖的美国红鱼为人工培育的苗种 ,
                  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不够 , 结果效果不理想 , 基 一般在 5 月份左右开始投苗饲养 , 饲料以小杂鱼
                  本没收获 。 1995 年 , 又有养民在三盘港网箱中利 为主 , 开始时要把小杂鱼绞成鱼糜喂养 。 养至 11

                  用张网捕来的虾姑自然苗进行暂养 , 结果获得成 月份 , 体重可超过 500 克 , 便可起捕上市 ; 也可继
                  功 。 此后 , 虾姑养殖有所发展 , 但养殖量有限 , 且 续饲养 , 最大的尾重可养至数十斤 。 因为美国红
                  分散进行 , 尚未形成规模 。 至 2005 年底 , 养殖虾 鱼养殖不受水温影响 , 故常待到市场价格比较理
                  姑仍采用自然苗因而制约着发展 。                                想时方起捕出售 。 1998 年 , 养殖的美国红鱼产量

                                                                  30 吨左右 , 占全县鱼类养殖总产量的 5% 左右 ;
                      四 、 鱼类                                      至 2000 年 , 养殖的美国红鱼产量为 400 余吨 , 占

                                                                  全县鱼类养殖总产量的 23% 左右 。 2001 年 , 美
                      【 石斑鱼 】   1986 年始在网箱中试养从海上 国红鱼已成为洞头县养殖数量最多的鱼类 , 养殖
                  捕来的小石斑鱼 , 初获成功 。 次年又引进人工培 产量 600 余吨 , 占全县鱼类养殖总产量的 35% 左
                  育的石斑鱼苗进行试养 , 结果失败 。 此后 , 主要 右 。 此后又继续发展 , 至 2005 年 , 美国红鱼的养

                  是养殖捕捞来的小石斑鱼进行增殖 。 由于人工 殖面积达 6198 亩 , 占全县鱼类养殖总面积的
                  培育石斑鱼的苗种技术还未达到生产要求 , 而自 81.32% , 占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的 13.41% ; 养
                  然的石斑鱼资源衰减明显 , 故至 2000 年后 , 石斑 殖的美国红鱼产量 3910 吨 , 创历史最高纪录 , 占
                  鱼养殖就极少了 。                                       全县鱼类养殖总产量的 76.58% , 占全县海水养

                      【 状黄姑鱼 】   1988 年 9 月 3 日 , 县水产科 殖总产量的 27.14% ; 创产值 3833.3 万元 , 占全
                  研所技术员李生尧开始在网箱中试养从海中捕 县鱼类养殖总产值的 65.13% , 占全县海水养殖
                  捞来的小状黄姑鱼 , 共 71 条 , 养了 76 天后 , 从 总产值的 23.74% 。 美国红鱼养殖已在洞头县海
                  原来的平均尾重 133.8 克长到平均尾重 379 克 , 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
                  最大的达 540 克 , 初获成功 。 1989 年 8 月 , 又试                 【 鲈鱼 】   1990 年开始试养鲈鱼 , 获得成功后
                  养 115 尾 , 体重为 130 — 200 克 , 至 1990 年 1 月 即推广 , 也促进网箱养鱼的发展 。 洞头县养殖的

                  24 日起捕 , 体重已长到 350 — 850 克 , 平均为 513 鲈鱼大多采用自然苗种 , 有本地渔民捕获的 , 也
                  克 , 取得成功 。 1992 年 6 月 , 开始推广放养 , 并逐 有从山东 、 福建购进的 。 每年 3 — 4 月份投苗放
                  渐发展成为洞头县海水网箱养殖主要品种 。 因                          养 , 饲养一年体重可达 400 克左右 。 冬季 , 鲈鱼


                                                              2
                                                               8
                                                                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