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3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373
第八编 海洋渔业
第三章 渔业设施
以捕捞梭子蟹为主 。 每片网长 585 目 , 高 88 目 ,
二 、 网具 目大 14 厘米 , 采用直径为 0.2 厘米的锦纶 B6 棕
丝以双死结编织而成 。 纲和网衣水平缩结系数
1991 年以来 , 捕捞上层鱼的流刺网发展为彩 为 0.4 左右 。 浮子用硬质塑料制成 , 橄榄形 ; 沉
色的 。 随着渔轮的马力 、 吨位加大 , 渔场的转移 子用泥烧制 , 腰鼓型 , 中间穿孔 , 也有用泥砖敲成
和捕捞技术水平的提高 , 对渔网的使用也不断进 块的 。 每艘船带网 80 — 120 片 。
行改造而发生变化 。 1991 年以来 , 张网作业的网 2. 拖网
具基本不变 , 围网作业遭淘汰后不再使用有关 拖网类渔具系指用渔船拖曳迫使捕捞对象
网具 。 进入网内的渔具 。 按结构分为有翼单囊 、 多囊和
1. 流刺网 桁杆 3 种类型 。 有翼单囊拖网由翼网 ( 网脚 )、 网
刺网类渔具是把规格相同的矩形网片连接 身 ( 网桶 ) 和 1 个囊网 ( 网袋 ) 构成 。 多囊拖网由
起来 , 布设于水域中形成墙状 , 截断鱼类及水生 网身和若干囊网构成 。 桁杆拖网由桁杆和网身 、
动物通道 , 以网衣刺挂或缠绕而达到捕捞之目 囊网 ( 兜 ) 构成 。 按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为单
的 。 洞头县有漂流流刺网和定置流刺网两种 。 船底层和双船底层两种 。 双船底层有翼单囊拖
漂流流刺网是网具和船随潮流和风向漂流移动 网有机轮拖网和机帆船拖网 ; 单船底层有翼单囊
进行作业的 。 按作业水层和捕捞对象不同 , 可分 拖网有机轮单拖网 , 靠两块网板来扩张两翼网 。
为上 、 中 、 底层流刺网 。 上层流网主要设在表层 , 单船底层桁杆拖网有墨鱼拖网 、 虾拖网 。
浮沉子装置特点是浮力大于沉降力 , 主要是捕捞 机轮双拖网 , 属底层有翼单囊拖网 , 是拖网
上层鱼和鲳鱼 , 如马鲛鱼流网和鲳鱼流网 。 中层 类中最大型拖网具 , 由翼网 ( 网脚 )、 网身 ( 网桶 )
流网是下纲沉降力略大于上纲浮力 , 并装置有浮 和 1 个囊网 ( 网袋 ) 及天井网组成 。 网身 ( 包括囊
力较大的浮筒 , 通过调节浮筒绳长度能随时控制 网 ) 长度大于翼网 。 因机轮吨位 、 功率 ( 马力 ) 和
网具作业的水层 , 如鳓鱼流网 。 底层流网的浮沉 作业渔场水深各不相同而导致网具规格有所不
子装置特点是沉降力大于浮力 , 布设在底层海 同 。 功率 294.1 千瓦 ( 400 马力 ) 的外海钢质渔轮
域 , 如梭子蟹流网 。 定置刺网用锚 ( 碇 )、 石块或 使用 800 目 、 目大 26.4 厘米 、 翼网长 21 米 、 网身
桩固定网具于往复流为主的海域中 , 借潮流拦截 长 90 米的拖网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 从山东引
刺缠鱼类 , 网具一般较漂流流刺网短 , 作业水层 进疏目快速底层拖网 , 目大开始为 1.30 米 , 后来
以中 、 底层为主 , 依潮流缓急而上下升沉 , 如龙头 增至 1.40 米 ; 现有使用更为疏目的网具 , 网目最
鱼 ( 水孱 ) 定置刺网 。 大的 10 米 。 具体有 3 种规格 : 一种目大 6.0 米 ,
马鲛鱼流刺网 , 属单层漂流刺网 , 以捕捞马 网口目数为 68 目 , 翼网长 100.2 米 , 网身 ( 包括囊
鲛鱼等上层鱼为主 。 每片网长 1500 目 , 高 120 网 ) 长 100 米 ; 第二种目大 8.0 米 , 网口目数为 58
目 , 目大 8 厘米 。 用海蓝色直径 0.3 毫米的尼龙 目 , 翼网长 100.5 米 , 网身 ( 包括囊网 ) 长 125 米 ;
丝线 ( 单线 ) 以双死结编织而成 。 纲和网衣水平 第三种目大 10.0 米 , 网口目数为 56 目 , 翼网长
缩结系数为 0.5 , 每片网采用直径为 10 厘米的泡 108 — 112 米 , 网身 ( 包括囊网 ) 225 米 。 以上 3 种
沫浮子 15 个 ; 沉子采用每个 12.5 克铅制 , 共 150 规格翼网 、 天井网 、 网口处使用 110×3 或 130×3
个 。 上 、 下纲采用左捻与右捻 30 厘米 ×3 厘米或 聚乙烯网线 。
40 厘米 ×3 厘米聚乙烯各 1 条 , 共 4 条 。 每只船 机轮单拖网 , 属有翼单囊底层拖网 , 利用两
带网 100 — 120 片 。 块网板来扩张两翼 , 一般使用 540 目 , 目大 20 厘
梭子蟹流刺网 , 属单层漂流刺网 , 底层作业 , 米左右 , 翼网长 40 米左右 , 网身 ( 包括囊网 ) 长 45
2
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