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4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374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米左右 。 其网具结果同于机轮双拖网 。 水产品销售的价格和数量也可通过对讲机与商
机帆船拖网 , 俗称拖风网 , 系双船底层有翼 贩谈妥 , 让商贩的流动冰鲜船到指定的渔场进行
单囊拖网 , 由翼网 ( 网脚 、 袖网 )、 网身 ( 网桶 )、 囊 收购 。 2000 年 , 还成立了洞头县渔业信息中心 。
网 ( 网袋 ) 构成 。 网具规格因渔船吨位 、 功率大小 2001 年以来 , 一些渔船和渔民还配备了移动
而有所不同 , 一般为 700 — 800 目 , 目大 21 — 24 厘 电话 。
米 , 翼网长 133 米 , 网身 ( 包括囊网 ) 长 63 — 80 米 。 2. 测向定位仪
虾拖网 , 属单船桁杆底层拖网 , 由桁杆 、 网 1991 年后还有使用劳兰定位仪的 , 至 1994
身 、 囊网构成 , 网口大小由桁杆长度决定 , 而桁杆 年后 , 随着渔轮的发展 , 淘汰了劳兰定位仪而普
长度又由渔船长度来决定 , 一般桁杆长等于船长 及卫星导航仪 , 确定渔船的位置更为及时 、 方便 、
或各伸出船的首尾 1 — 2 米 。 桁杆由外径 115 毫 准确 , 不但能提高航行和生产的安全系数 , 而且
米 、 内径 106 毫米的无缝镀锌铁管制成 , 两端封 能准确地确定渔场 , 寻找渔场 , 了解风向 , 水流等
闭防水进管 。 桁杆长约 18 — 25 米 , 网长为 情况 。
21.3 — 25 米 ( 其中网袋长 2.50 — 3.3 米 ), 目大从 3. 渔舱
网口开始 4.6 厘米逐步缩小到网袋 4.3 厘米 , 网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 , 渔船在渔场生产 , 捕到
袋由 2.6 厘米逐步缩小到 2.3 厘米 。 原使用网袋 鱼货后 , 特别是经济鱼类 , 为做好第一线的保鲜
2 个 , 后为了提高渔获物鲜度和防止网袋破损 , 增 工作 , 提高经济效益 , 多是采用带冰冷藏保鲜 。
加到 3 — 5 个 , 一般是 3 — 4 个 。 但此法保鲜时限较短 , 尤其是夏秋季作业 , 气温
较高 , 冰容易融化 , 更是会缩短保鲜时间 , 影响航
三 、 助渔助航仪器 次生产 。 因此 , 90 年代初 , 先后在对网机帆船和
渔轮上进行渔舱改造 , 使之成为隔热渔舱 , 又称
1991 年以来 , 绞网机与鱼群探测仪更为普及 保温渔舱 。 即在渔舱四周铺上一层泡沫塑料板 ,
使用 。 发展变化的有 : 作为隔热 , 再铺一层木板 , 这样使渔舱温度上升
1. 通讯设备 缓慢 , 降低冰的融化 , 减少用冰量 , 延长保鲜时
1991 年后继续使用并普及无线电对讲机 。 限 , 提高航次生产时间 , 提高经济效益 。 但采用
无线对讲机的普及使用 , 不仅能传递信息 , 保障 这种办法 , 效果还不够理想 , 每航次生产时间只
安全 ; 而且渔民家中发生急事也能通过陆上对讲 能在半个月左右 。 现渔轮使用主机带动发电机
机 ( 重点渔业乡镇均有配置 ) 及时传递给渔民 。 的制冷渔舱 , 效果理想 。
第二节渔港设施
1991 年以来 , 洞头县渔港新建的主要设 双栈桥固定式平台码头 , 锚岩管柱桩基础 , 高桩
施有 : 梁板式结构 。 其高栈桥长 21.75 米 , 宽 6 米 ; 低栈
桥长 21.75 米 , 宽 3.5 米 ; 平台长 25 米 , 宽 8 米 。
一 、 洞头渔港设施 1999 年 , 在洞头渔港北侧的原水产码头东
面 , 建成一座块石浆砌重力式深水码头 , 长 327
1995 年 10 月 , 在洞头渔港南侧的半屏岛拨 米 , 宽 15 米 , 高 7.9 米 , 并将深水码头 、 水产专用
浪鼓建成一座 300 吨级渔货客混用码头 , 为高低 码头 、 渔港码头 ( 客货渔混用码头 ) 并到一起 。
2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