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133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133·
仰如神;再卜文庙之左,肖侯像而爼豆之。侯逡巡,谢辞。乡先生以侯方在宥,格于功,
令未果也。然筑基贮财,若乌集鳞萃,四封有同心矣。无何甲子夏,有孽龙吼于山中,洚
洞排空,陵谷迁变数十里,田畴庐舍荡为乌有,设未巍巍百城逆折其冲,而为之砥柱,毋
论室家飘摇,万姓其鱼矣。转思我侯其神乎。未病而惊走,非痛而疾呼,勿以故狃,勿以
诎阻,拯民于沉沦之中。盖取诸豫,且重门系柝以待暴客,所以消患于未萌者。讵浅哉?
侯气度堂皇,穆如肃如,民视侯若赤子待慈母之哺乳;部吏对之,凛凛若盛夏负霜雪。稍
闲,又手经生艺而铅椠之,森森桃李,偕棠花并茂。侯欿然不自胜,粥粥然若无能。固知
侯如伤视民未见望道也。异日在帝左右,弼亮天工,则公侯干城社稷之卫,区区卓鲁辈瞠
乎后矣。昔诸葛武侯治蜀,值戎马鼎沸之日,城郭桥梁道路无弗修辑。侯远神肤功,宁在
武侯下?则吾开岘山之碑,桐乡之祀,聊为侯大行之兆云尔。余小子幸辱编民,沐大教久
矣,不敢辞不文,谨撰里言,以勒诸珉石。
清初城垣坍塌。乾隆三十三年,知县南廷瑛,详请上宪转奉上谕准动帑项
兴修,勘核估计工料银一万三千六百五十一两零。统计工程为,团围垛口共一
千五百一十有二,各门马道踏步、城楼山上侧进踏步二百四十丈;又自南门转
角起至通济门止一带,共长二百八十九丈,内外城加高二尺。以工程浩大,奉
宪派西安、龙游、瑞安三县,分修东南一半内城身四十一段,外城身二十八段。
开化承修西北一半,内城身二段,外城身四十一段。监督工程者为宪派候补知
县黄德中。是役也,同心协办,并未科派民间,阅八月而工告成。各县分工承
修,各自造册报销,并将各县支领银两及工程附记如下:
开化知县南廷瑛,领银六千五百九两零。分修外城一百六十八丈七尺,内
城九十四丈九尺,金钱、钟秀、北门月城建楼三座,上城马道四座,加高内外
城身通济门下首各一百一十二丈,西北山上踏步一百六十丈,山上侧进二十丈
五尺。
原任开化县调瑞安县成兆豫,领银二千二百八十一两零。分修外城身五十
九丈七尺,南门月城建楼一座,内城踏步一座,头截加高内外城身各五十三丈,
山上侧进二十三丈五尺。
西安知县胡师亮,领银二千二百一十七两零。分修外城五十四丈九尺,起
凤门建楼一座,门外扇面步头一座,上城踏步一座,二截加高内外城各六十二
丈,西南上山踏步四十丈。
龙游知县黄梅,领银二千一百四两零。分修外城五十四丈四尺,内城二丈,
通济门建楼一座,三截加高内外城身各六十二丈,上山踏步四十丈。
光绪六年,知县雷铣因北门城楼倾欹,适有因公助费者,委任邑人吾辉、
汪鳌、把总徐潮修理之。
民国十九年,因建筑监狱,拆望极门一带城砖以为监狱之用。
民国二十三年,因匪患,修城筑泥墙以为雉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