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0
·30· 卷一 地 理 志
戊、集义乡:鉅溪、大桥头、墩南、阳溪口、上安、阳谷、方田。
己、开阳镇:黄壁坞、桑淤、横坑、猪槽坞、石井、对门。
庚、巧成乡:十里铺、高坑坞、文山、丰源、蔡源、白渡坞、麻雀坞、翁
村、后台。
辛、儒廉乡:底本、翁川、图正源、下淤。
壬、亲仁乡:石城、大坑头、张村、山根湖、捷魁岭石灰岭、樟坑底、小
坑口、寺坞、叶坑。
(四)印渚埠系
在开化县城以南,有灰黄色或灰绿色千枚状页岩,假整合于常山系石灰岩
之上,页岩中产下奥陶纪三叶虫及笔石化石,此项页岩在浙江名为印渚埠系。
与赣东之玉山页岩,苏皖之宁国页岩相当。在开化城南四里溪旁灰黄色页岩中
所产之三叶虫为 Asaph us chekiangensis sheng,笔石化石为 Didymograptus
hirunao salter,故其时代相当于美国之 Arenigian,而属于下奥陶纪。开化
城区至华埠间均为印渚埠系。自华埠以南之上下界首间,向东北集义乡大梅岭、
西南至华埠西南之风山画一直线,该线与第三带间,可称为第四带。在第四带
内之地层,几全部为印渚埠系所占据。
本系下与常山系石灰岩成假整合接触,上与千里冈砂岩成不整合接触。
(五)千里冈砂岩
本系之岩石,可分上下两部,下部为灰绿色或灰红色之砂岩,层厚质坚,
厚达五百公尺,属泥盆纪;上部为白色石英岩及石英质砾岩,有时间以浅紫色
砂岩,厚约二百公尺左右,属下石炭纪。然上下二部分界不显,亦无明显之不
整合,故总称曰千里冈砂岩,而属于泥盆石炭纪。
本系分布区域,在开化与常山交界一带,如了巾山、长坞尖、牛路岭、道
士岭等处,皆为本系所作成。该带之本系,均系不整合于奥陶纪印渚埠系之上,
成内斜构造。内斜轴心之石炭二叠纪飞来峰石灰岩,均已业经风化无余。在开
化与常山交界之岭底,东南大岭、石家塘、全源一带,本系以上尚残留石炭二
叠纪之飞来峰石灰岩及二叠纪礼贤煤系,但其地已属于常山县境。
(六)火山岩系
中生代火山喷发岩,为浙江南部分布最广之岩层。开化境内,仅分布于振
新乡上田村以北之船岭及其西南之五祥乡苦竹岭、黄泥岭、大沃源一带。苦竹
岭之喷发岩为凝灰岩与流纹岩,厚约八十公尺。苦竹岭高约五百余公尺,在四
百五十公尺以下即为绿泥片岩。苦竹岭以南之大沃源一带,则低于苦竹岭二百
二十公尺以下为片岩,其上均为流纹岩,故该处之喷发为较厚。协和乡富户庄
之西南,亦有火山凝灰岩。
(七)徐塘口红砂岩
礼型乡徐塘口西北,有一种红色砂岩,形成低矮丘陵,高距当地五至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