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0 - 《台州市志》下册
P. 500
称为“子”,如蟹子、鱼子等。螳螂,方言称头发娘,一般认为螳螂会吃头发,故名。
雁,方言称南鹅,因其形体象鹅,每年秋天要由北方回归南方。
习惯不同 由于习惯不同,同一概念所用的词不同:母亲,方言中旧称阿姨、
姆,现受普通话影响,称妈妈的较多。姐夫、妹夫,方言均称姊丈。天空、地上,方言
习称天上、地下。对于动物的性别,普通话用雌、雄或公母区分,雌雄代表类,以公
母定性别,如雄性、雌性、公猪、母鸡;方言习惯在动物名称前加雌雄或后加雄、公、
娘以区别,如,猪雄、猪公、猪娘、雌(音草)鸡、雄鸡、鸡娘等。
沿用旧名称 有一些旧称及外来语译音在普通话中不再使用或换用他词,但
在方言区内仍然使用:煤油灯,方言称美孚灯。玻璃瓶方言叫红毛瓶,因其最早由
外国人(红毛国)侵略中国时传入。过去的工业品大都为舶来品,因冠以“洋”字,后
国内自己生产了,“洋”字亦取消,而方言仍按习惯称“洋”。如煤油称洋油,缝纫机
称洋车,布伞称洋伞;肥皂称洋皂。一些外来产品过去使用译名,普通话已经取消
不再使用,方言仍习惯用译名。如水泥称水门汀、弹子门锁称司必灵。
音讹 方言为群众口头使用的语言,一些词语在流传过程中读错了音(非古音
遗留),其后便一直讹传下来:汽船,旧称小火轮,方言讹为小火龙;摩托车,方言讹
为马达克,吵架讹为吵刚,天气讹为天价,茅坑讹为盲坑;老鹰讹为赖鹰,今年讹为
基年,老鸦(乌鸦)讹为奈何。蚱蜢讹为甲蜢。传流久了,便成为本地正音。
古语词 这类词方言尚在使用,而普通话已经消亡,或仅有音节而普通话没有
字可构拟的词。
一类是普通话中已经变换成其他词,而在方言中仍然沿用:
碗橱——庎橱 窗门——阘门
衣服——衣裳 菜刀——戒刀
锅 ——镬 路费——盘缠
口水——馋唾 筷子——箸
一类是古语词在普通话中已消亡,在台州方言中仍然使用。如;佝,《广韵》“呼
漏切,候韵,佝偻”。方言中谓驼背为佝背,身子下俯的动作也叫佝,如背脊佝到
地。跍,《广韵》“苦胡切,模韵,蹲貌”。普通话中只剩蹲而没有“跍”,台州方言则
用跍而不用蹲(近年受普通话影响,亦已使用蹲,如蹲下,领导下乡蹲点等)。饘,
《广韵》“诸延切,仙韵,厚粥也”。普通话一般用稠表示,方言仍用饘,如粥烧烧饘一
点。镵,《广韵》“昨闲切,山韵,小凿名”。普通话改用凿,方言仍称镵不称凿,凿则
另有别义。笐,《广韵》“下浪切,宕韵,衣架”。今方言称用来支撑晒衣竿的竹子叫
撑笐。捒,《广韵》“山责切,择取物也”。普通话不用捒而用拣或择,台州方言仍用
· 1556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