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0 - 《台州市志》下册
P. 870

清代学者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清)一统志》:‘今温州府永嘉、瑞安、乐清、平阳、

                 泰顺五县,台州临海、天台、黄岩、仙居、太平五县,处州府丽水、青田、缙云、龙泉、
                 松阳、庆元、云和、宣平、景宁九县,并回浦县地;象山半入回浦境。’《(清)一统志》:

               ‘(回浦)故城在今临海县东南百五十里。’”从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清)一统志》来

                 看,回浦县域囊括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地,正是西汉东瓯国境的延续。
                     其实,王先谦所说“台州临海、天台、黄岩、仙居、太平五县”为“回浦县地”;还漏
                 了台州宁海县。明代宋奎光纂修的《〔崇祯〕宁海县志·卷一·舆地志·沿革》:“《禹

                 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皆属越地,后并于楚。秦灭楚置闽中郡。汉兴立闽君

                 摇为王置东瓯国。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围东瓯。(汉)武帝遣严助发兵救之。东
                 瓯王乃举国徙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光武时改回浦为

                 章安。”可见,台州宁海县西汉初属东瓯国境,后为回浦县地。
                     不仅宁海县地时属东瓯,象山县地亦属东瓯。清代姜炳璋纂修的《〔乾隆〕象山

                 县志·卷一·地理志·沿革》:“象山立县肇自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御史翟皎请
                 以象山名县,以地有山,宛如象形也。其于秦汉为东瓯地,又为回浦县地,又为鄞县

                 安化乡,于晋为宁海县地。”台州为东瓯国境。历代史志多有记载。唐代陆广微《吴
                 地记》云:“《汉书》:‘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于天子。天子遣太中大夫严助发兵往

                 救,未至,闽越止兵。东瓯乃举国徙中国,处之江淮间。’而后遗人往往渐出,乃以东
                 瓯地为回浦县。”(《吴地记》)

                     宋明全国性总志和清代《浙江通志》亦分别记载“回浦”为“东瓯地”。宋欧阳忞
               《舆地广记·卷23·两浙路下·台州》载:“春秋战国属越,秦属会稽郡,汉属东瓯国,后

                 属会稽郡,东汉因之。”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卷八·台州》载:“禹贡扬州之域,南斗须女之分,春秋时属

                 越,秦属闽中郡,汉属东瓯国。”
                     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47·台州府·建置沿革》“《禹贡》‘扬州之域’。天文:

                 牛女分野。春秋战国时为越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瓯国,后东瓯内徙,以其地置
                 回浦县,属会稽郡,南部都尉治此。东汉改回浦曰章安,三国吴以会稽东部为临海

                 郡。”

                    《〔雍正〕浙江通志·卷七建置·台州府》载:“《通典》‘春秋及战国时属越’;十道
                 志‘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亦东瓯之境’;《太平御览》‘始元二年,以东瓯地为回浦

                 县’;《太平寰宇记》‘后汉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
                     明《〔弘治〕温州府志·建置沿革》:“《汉志》:惠帝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

                 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武帝建元三年(前138),
                   · 1926 ·    台州市志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