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4 - 《台州市志》下册
P. 874

唐武德五年(622)复析永嘉、永宁二县,分治瓯江南北:此即“永宁新城”  隋开

                 皇九年(589)平陈,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为永嘉。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
                 州,省安固、乐成入永嘉;统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总户数10542户(《隋书·地

                 理志下》);平均每县2635.5户。唐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析永嘉、永宁为二县

               (《〔弘治〕温州府志·卷一·建置沿革》)。永嘉治瓯江南岸,永宁治瓯江北岸。此为
                 永宁县第二次徙治,即为“永宁新城”。
                     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建置一·城池》载:“永宁始立于汉,而郡名永嘉盖自

                 晋始矣。惟晋之永宁治江北,而城无考。唐复析置永宁,分治江北,有‘新城’之名;

                 不久旋废。而永嘉之城,遂以郡得名;历今千有余年不改,与会稽郡县相埒,可谓壮
                 哉!”《〔光绪〕永嘉县志·卷廿一·古迹志一》载:“永宁新城,去(温州)府治六里,在

                 江北贤宰乡……今其地为田野,犹称‘新城’云”。据《永嘉县地名志》,至今尚有新
                 城园田、新城山、新城坳、新城湾、新城浦等地名,上世纪50年代兴修农田水利,该城

                 遗址地下1.5米处有砖分散性普遍存在。这就是“永宁新城”的来由。
                     唐贞观元年(627)复废永宁入永嘉后。因永宁本治古黄岩,故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又分临海南复置永宁;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黄岩    自唐武德五年(622)
                 永宁县第二次徙治,至唐贞观元年(627)复废永宁人永嘉;“永宁新城”只存在5年,

                 因此《〔光绪〕永嘉县志》称其“不久旋废”。上元二年(675),分括州永嘉、安固二县
                 复置温州,治于北县(即瓯江北岸,据《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东道》);此为永嘉县

                 首次徙治瓯江北岸,也是原永宁县第三次徙治。
                     同年,因永宁已改名永嘉,而属温州;又因永宁初治台州温黄平原,时为临海县

                 地,故唐高宗析临海县南部为永宁县。试想:台州温黄平原如非汉永宁旧治,为何
                 会命名为“永宁”?这就是台、温“同一永宁,先后移治”的结果,并非台、温有“两个

                 永宁”,此为永宁县治第四次徙治。
                     武则天称帝第一年,即天授元年(690),因台州、温州两地之永宁县名容易混

                 淆不清,故又改名黄岩。从此永宁作为历史地名,仍保留在台、温两地。不同的
                 是:台州永宁因汉永宁而得名,而温州永宁则是东晋建郡移治后而得名。故《新唐

                 书·地理志五·江南东道》载“黄岩,本永宁;高宗上元二年析临海置,天授元年更

                 名”。
                     永宁县四次徙治,自东汉至东晋初年,从温黄平原迁到温瑞平原,于上元二年

               (675)又从温瑞平原返回到永宁首治地温黄平原,这既是返朴归真,又是治归故地。



                                                                                      (周  琦)
                   · 1930 ·    台州市志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