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3 - 《台州市志》下册
P. 883
治冶县,如朱育之言,后徙回浦。”正因为他以东部都尉作为先入之见,所以也没有
联想到可能有南部都尉之设。
想要搞清这一问题,还得从《三国志•虞翻传》注所引《会稽典录》朱育与濮阳兴
的对话入手。即都尉初治冶,后徙章安(此章安乃在朱育时代言,汉应名回浦)。
先从历史看,武帝平闽越,那时东越王余善的根基在闽,而不在东瓯,平定闽越
后,武帝认为“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
遂虚。(《史记东越列传》)”其后以其遗民复出,才于其地设冶和回浦以分治之。要
想把闽越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当以在在冶设都尉为是,而不是设在离冶非常远的北
面的回浦。朱育所说当有所据。
再从地域来看,冶在会稽之南,所以在冶立都尉,当名南部,而不会是东部。考
《汉书》中也有几个立南部都尉的,并非冶一个,如《汉书地理志上》:“进桑,南部都
尉治”,“临洮,南部都尉治”,说明回浦下的南部都尉,不是《汉书》误书。都尉设冶,
可能不久就产生了新的问题,闽越多山,交通不便,离会稽绝远,粮草就是一个大问
题,驻军没有地方支持是很难维持。而闽越初平,人心见背,所以没多久都尉就在
冶立足不住,只得退而取其次,将都尉迁到离会稽较近,而海上交通较为便利的回
浦。回浦在会稽之东,驻在这里的都尉,当不会再称南部了。而后徙鄞,及句章,更
是愈来愈东,故后来均以东部都尉名。另外,都尉实际上也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当
是次于郡的建制,朱育的对话就是对会稽郡治设置问题的回答,在会稽郡治设吴郡
时,管理会稽一带是东部都尉。《宋书州郡志》:“临川内史,吴孙亮太平二年,分豫章
东部都尉立”,“湘东太守,吴孙亮太平二年,分长沙东部都尉立”,而在临海太守下
也言“本会稽东部都尉”(注意不是分)。
再从《三国志•虞翻传》注所引《会稽典录》朱育与濮阳兴的对话看,东部都尉在
回浦的时间不是很长。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又徙治鄞,或有寇害,复徙句章。
可见,在阳朔元年东部都尉就已迁往鄞县,以后东部都尉所治,实已与章安无关。
如《后汉书顺帝纪》:“阳嘉元年二月,海贼曾旌等寇会稽,杀句章、鄞、鄮三县长,攻
会稽东部都尉。”曾旌从海上聚众起事,攻会稽东部都尉。有人认为进攻东部都尉
便是进攻章安,其实不然。曾旌起义时东部都尉已迁鄞。时章安为县,《后汉书》但
言攻会稽东部都尉,不言攻章安,可见东部都尉实已不在章安了。朱育所说的“寇
害”很有可能就是指曾旌起义。如是,则其时东部都尉在鄞,移句章在曾旌起义后。
2.关于回浦
回浦在汉立县,似乎用不着怀疑,问题在于回浦立县之前的归属。据《汉书地
理志》曰:“冶(师古曰:本闽越地)、回浦(南部都尉治)。”据《史记东越列传》,汉武
丛 录 · 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