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0 - 《台州市志》下册
P. 880
临海县。”临海置县,当早于建郡,均以濒海而名,如郡早于县,则不会重复取名。县
最迟应在太平二年之前,《嘉定赤城志》定为太平二年,不确。
罗阳,《宋书州郡志》:“安固令,吴立曰罗阳,孙皓改曰安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
名。”《三国志吴主传》:“太元元年夏五月……初,临海罗阳县有神,自称王表。”裴注
引《吴录》曰:“罗阳,今安固县。”罗阳为孙吴所立县,时间最迟在太元元年前。
三国吴废帝(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境域,设立临海郡。这是
台州立郡之始。立郡之时,到底统有哪些县,众说纷纭。
1、《晋书地理志》:临海郡,吴置。统县八,户一万八千。章安、临海、始丰、永
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
2、《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本会稽东部都尉。前汉都尉治鄞,后汉分会稽
为吴郡,疑是都尉徙治章安也。孙亮太平二年立。领县五,户三千九百六十一,口
二万四千二百二十六。去京都水二千一十九,陆同。章安、临海、始丰(吴立,曰始
平)、宁海(何志,汉旧县。按《二汉志》、《晋太康地志》无。)、乐安。”
又《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立。领县五,……永宁、
安固、松阳、乐成、横阳。”
3、《太平寰宇记》:“分临海、始丰、松阳、罗(阳)四县以置临海郡。”
4、《嘉定赤城志》:“治章安、临海、永宁、松阳、始平、罗阳六县。”
为何有此区别,分析起来,实际上是编纂者所述的角度不同,所记均为当时朝
代所辖之境,而不是吴设立临海郡时的辖区。永嘉郡是晋代分设的,《宋书州郡志》
会稽条:“永宁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东部侯国。”因此,吴临海郡实领
有晋时的临海、永嘉两郡地,而无晋以后所分置的县,其中宁海为晋置。《宋书州郡
志》:“宁海令,何志,汉旧县。按《二汉志》、《晋太康地志》无。”《舆地广记》:“晋析
回浦、鄞二县地,置宁海县。”《太平寰宇记》:“永和三年置”。《宁海风土志》:“县本
汉回浦、鄞二县,太元二年裂鄞之八百户、安北乡二百步置宁海县”。不论是永和三
年还是太元二年,晋置是明确的。横阳,《宋书州郡志》:“晋武帝太康四年,以横屿
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而《宋书州郡志》所记乐安则为晋康帝分始丰立,初立郡时
并无此县。所以,吴时临海所有的属县为章安、临海、始丰(始平)、永宁、松阳、安固
(罗阳)6县。
此外,还有一个尚有争议的县,即罗江县,有人认为根本未属过临海郡。但是
史籍确有明文记载。《晋书地理志》将罗江归入晋安郡,未说明何时建及其所属。
据《宋书•州郡志》“晋安太守”条,“罗江男相,吴立,属临海。晋武帝立晋安郡,度
属”。说明罗江县为吴所立,在晋安郡未建时,罗江县一直属临海郡。又三国吴沈
· 1936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