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7 - 《台州市志》下册
P. 917
占比重相当之大。在唐宋时,台州设有官方的专门盐业机构,但在六朝时期,各种
史料却无所反映。我们估计,当时已经开始煮盐,当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具体情
况,就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可知六朝时期是台州经济开始发展的一个时期,而且也是经济发展
迅猛时期。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政治重心的南移,而政治地理的变
化,必然引起经济地位的转变,兼之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亦因之传入;二是优越的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三是有便利的水上交通条件,刘宋时
又逐步开发了陆路交通;四是旅游业的兴起,台州境内不但有被称为“山岳之神秀”
的名山天台,又有可资“优游”的章安名胜,而晋代孙绰《天台山赋》和成公绥登章安
赤栏桥所作《云赋》在文人中广为传播,产生很大影响,骚人墨客接踵而至,如谢灵
运因慕临海风光之美,乃至率数百人“伐木开径”以游;五是当时的台州人民具有一
定的商品意识,如干姜的制作、芒屩的生产,表明他们很懂得根据社会需求生产适
销对路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当时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补 记:
2003年6月20日,临海市沿江镇下白岩村麻车自然村发现一三国砖室墓,砖饰
羽毛纹、钱纹及龙纹,墓室深5.16米,宽1.68米,高2.31米,有墓道及二层台,规模
可观。墓内出土了青瓷器6件,其中的两系罐、三足铺首罇与虎子均胎釉坚致,滋润
晶莹,堪称青瓷之精品。另有铜洗2件,鐎斗、熨斗各1件,铜境2枚(其中1枚有“赤乌
元年五月”铭),剑状铁刀2把,以及五铢钱300余枚(无劣钱)。其所随葬虽不能攀比
中原之王侯豪门,亦足见墓主之优裕富足。按台州古号俭朴之区,明王士性《广志
绎》卷四有云:台之人“眼不习上国之奢华,故其俗犹朴茂近古”,是则墓之随葬与墓
主家资尚不能成为正比,此仅见其大略而已。又按:据笔者所知,台州以往曾发现
过两座六朝时期的大墓,一在1963年,临海西洋湖山下发现一座西晋元康二年椭圆
形穹窿顶砖室墓,墓深达7米,宽、高均3米许;一在1992年,椒江梓林花园村也发现
过一座与之形制相近的晋代砖室墓。惜均遭盗掘,器物无存,仅瓷器残片而已。两
墓的规模俱超过此次发现的三国墓,若未遭盗掘,则出土之物定然尤丰,其对我们
了解六朝时期台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亦必尤多裨益。
注 释:
[1]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南朝东南内地之位置》。
[2] 《台州文物》第六期《椒江市兆桥乡出土古钱》。
[3] 《中国钱币》1986年第3期《临海出土汉代铜钱》。
丛 录 · 19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