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0 - 《台州市志》下册
P. 920
2006年7月章安出土。
印,古人用以昭信,从爪从卩,用手持节以示信。始于三代,盛于秦汉,自魏
晋而下。出土的印章多以铜铸而成,其法一为翻砂,二为拨蜡;也有凿印,锤凿成
文,名镌,成之甚速。其文简易有神,不加修饰,名“急就章”,军中急于封拜,故多
凿之,以利于便。西汉官印多数采取铸造,东汉传世官印铸造较少,私印则铸造较
多。
章安遗址出土有金、银、铜、铁、玉、石、瓷、玛瑙、陶等各类文物不计其数,所出
古玺印均系白文(阴文),古印历尽千年,抑在泥土中,经过岁月摧残,铜青斑斓,有
些已风化腐蚀,如军司马和一些私印文字较拙劣,可能为殉葬之物。还出土陶质、
滑石质和青铜带钩等印章,有兽钮、瓦钮、鼻钮。
(彭连生)
台州历代科举概况
台州历代科举,以《民国台州府志》的记载最为详备,统计从唐至清,登进士科
者共有907人(武科不计)。但是这个数字还不能称为准确。因为唐宋元明各朝,
资料都有缺失,后代搜录,或漏或舛,所在多有。还有因方志编者,在籍贯上采取
双重标准,把外籍迁入台州的,或当世、或一世即作台州籍,而由台州迁出的,则三
世、五世而不改。前者如唐代,志载台州进士仅项斯、孙邰二人,但释贯休有《送友
人及第后归台州》诗,这位台州进士就连姓名都湮没不传;宋代据近出石刻文字,
尚有李灼然、赵汝遇、赵汝适(《诸蕃志》作者)、章中行、杨梦炎、赵铫夫等人,明代
则有朱允勖,皆不见记载。后者如宋代的赵彦信,原系赵宋宗室,生于筠州,后迁
临海,《台州府志》、《临海县志》均将其视作临海籍;太平(今温岭)的徐宽,先世于
洪武间签军海宁,相隔百馀年,于成化16年以海宁军籍登第,已历三世以上,仍被
视作太平籍。不过相比起来,漏仍比误多。由于目前还不能一一校订,故在统计
上仍以此志为依据了。
从后附统计表看出,台州在唐代仅有进士2人,至宋代为587人,元代9人,明代
271人,清代38人,分别为总数的0.02%、64.7%、1%、30%、4.2%。可见唐代仅仅
发轫,至宋而极盛,元代大落,明代复兴,清代又重新跌落。这个统计,虽然还要受
· 1976 · 台州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