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5 - 《台州市志》下册
P. 925
者益夥。”临海市博物馆大量古籍都是黄瑞“秋籁阁”和项士元“寒石草堂”旧藏。
黄瑞,字玉润,号子珍,又号蓝叔,王棻在《三台名媛诗辑》序中说:“忆少时则
留意乡邦之文献而恨同志者无其人,既而数子者出,吾邑有王子裳(咏霓)、杨定夫
(晨)诸君,临海则子珍为最。”黄瑞在“秋籁阁”藏书楼里专门辟出“述思斋”集聚乡
邦掌故诸书。民国31年(1942年),黄瑞的后代黄体元,字敏夫,将“秋籁阁”遗书旧
存寄存到临海县立图书馆,单单乡贤之作就有400余种,新中国成立以后转赠临海
县博物馆。
项士元平生以搜集台州历代乡贤著述和地方文献为己志。对这两类书,凡有
所知,无不专程往访,或抄或购,以成巨藏,薪资所录,都花在书上。1935年,所藏
715种,并编有目录,公之于世,以期进一步征集,后又陆续有所得。收集乡贤著
述和地方文献如康熙《天台县志》、光绪《宁海县志》、清代温岭林之松的《绿天亭
诗》、清代临海汪度的《台郡文献补》、《汪蓉塘文稿》1册、《周易观象》16卷、清代临
海陈榕的《周官指南》、清代临海陈润芳著的《红豆庵随笔》7册等,保存无价的精
神财富。
道光至清末,台州各家所藏大多趋于乡邦文献。清咸丰间,仙居王魏胜留心桑
梓遗文。在阅读各种书籍时,只要有单词只字与乡邦文献相关,就随手抄录下来。
从朱述之、司马绪处借抄宋朝名臣仙居吴芾的《湖山集》,又抄有陈仁玉所撰的、目
前所知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专著《菌谱》,并建“天香楼”藏书楼。
据《两浙著述考》记载,“石斋之书,抄本概归潘氏三之斋”,可见晚清临海藏书
家潘日初“三之斋”的乡贤著述多从郭协寅那里买来的。郭协寅的旧藏“得流传未
泯者,赖有此耳”。程霖在《咸丰临海县志稿》序中说,咸丰十年(1860),程霖、洪瞻
台等在修《临海县志》时,他们“借书于潘上舍日初,得其可据者百余种。”这足以说
明潘日初的“三之斋”藏书楼所藏乡贤著作相当丰厚。
“崇雅堂”是清末实业家、学者、藏书家、路桥杨晨藏书楼,藏有宋陈景沂《全芳
备祖》58卷、明初陶宗仪《草莽私乘》1册、清朝宋世荦《台诗三录》8卷抄稿本、清李诚
《周易解》5卷等乡贤著述。杨晨晚年常在鉴洋湖别墅居住,在瀛州亭,他还校录乡
里先哲的著述数十种。
晚清太平陈树钧建造“枕经阁”藏书楼,藏书甚多,仅《二十四史》就有3部,台州
先哲著述400余种。1952年5月1日,项士元“于十居仓中得陈氏枕经阁旧藏台州遗书
近300种。”陈的同乡金嗣献,家有“鸿远楼”,藏书极富,尤留心乡邦文献,所聚藏的
台州乡贤遗集不下500余种,仍抄访不倦。
晚清仙居李镜渠在《万历仙居县志》校勘后记中说,他家的藏书从他先曾祖开
丛 录 · 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