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5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15

第三十二编 民         俗 ■




















                        捣年糕                            做年糕                         包粽子(2013年摄)


                    年糕
                    年 糕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几,乡镇人家均制作年糕。先用晚米浸泡 24 小时粉碎,拿到做糕
                场,做糕人拌上少量盐,把糕粉放入蒸笼里炊熟,拿出来用捣臼捣成团状搬到木板上,做糕人用刀
                切上大小合适一块(约两市斤重),用手揉成扁圆条形,用圆筷在糕两扁面中间纵向压上一条圆印
                即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普遍使用挤出机挤出糕形,不再使用手工揉做。主家把做好的年糕拿
                回家摊好,过半天翻转一次,待糕皮半干变得光亮后浸入水缸中,加少量明矾存放。初制的年糕

                较硬,过上半个月后方能切开。食用时,把切成的糕条放入锅里,一般伴以蔬菜(先炒)放水烧熟
                食用。21世纪以来,市场鲜有做水捣糕和用机器加工的糕出售,故不少家庭过年时不再预做年糕
                以备食用了。

                    水捣糕
                    水 捣  糕   与制作年糕相同,不过水分较多,做得较松软,现做现卖(往往天未亮时做,天亮时
                卖),摊成扁形,铺上米面、蔬菜,需肉的另加钱,包回来成饺形,过去供赶集的人食用。现在许多
                居民买作早餐。
                      糍
                    麻糍     每年年末与年糕一起制作。预先把糯米浸泡24小时,不必粉碎,做糕人把糯米炊熟,
                    麻
                用捣臼捣成圆团,放入预先摊上松花炒米粉(防止粘牢)的浅圆桶中,让它自然形成扁盘形状,再
                扛回家,过12小时后,翻一次,一天后再切成大块(太硬了不容易切),7天后放入水缸中存放。食
                用时,把它切成一二厘米厚的片,放入涂油的热锅里烤,有的还在两面摊上蛋汁,待烤软后即可

                食用。
                    进补食品
                         酒
                    鸡
                      子
                    鸡子酒      取黄酒半斤,与红糖调匀,烧沸后放入去壳生鸡蛋(不把蛋黄打散)3~7个不等,再
                沸后舀起即可食用,或在红糖酒中放入去壳生鸡蛋蒸熟也一样。旧时为劳动后进补食品,或招待
                新客用。今鸡蛋为家常食品,少有人这样进补。
                    核桃调蛋
                    核 桃  调 蛋   用生核桃肉捣碎,加上鸡鸭蛋、黄酒、红糖,加水调和炖熟,常作为进补食品(比单
                纯鸡子酒高一档),也请客人用。

                    桂圆
                    桂 圆    传统送礼物品。主产地福建,民间认为有补血功效,家备以桂圆茶招待客人,有时也
                加入鸡蛋一起煮熟食用。
                      枝
                    荔枝     传统送礼物品。主产地广东,民间作补肾食品。旧时连荔枝核也不舍得丢弃,认为有
                    荔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功效,再煎喝汤。
                    猪 肚    常作为补身体食品。认为妇女产前吃,利于分娩;产后吃,利于子宫康复,常用来作为
                    猪肚
                送月里礼品。


                                                            673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