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0 - 莲都区志
P. 390

· 342  ·                                  莲都区志

                                                  4
                     1957年春季,开展整社工作,月建立“三包”责任制的有170个社。至1957年7月,全县
                 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89个(初级社1个),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户数的98.5%。


                                         若干年丽水县农业互助合作发展情况一览
                   表8-3-2
                                                                                                 入社、组农户
                                   临时互助组           常年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农户总数                                                                      和所占比例
                  年份
                        (户)    个数    户数    占比 个数 户数 占比 个数            户数    占比 个数      户数   占比    户数    占比
                               (个) (户) (%) (个) (户) (%) (个) (户) (%) (个) (户) (%) (户) (%)
                  1952  34606  1255  7240  20.9  570  3661 10.6  —    —     —    —    —     —    10901  31.5

                  1953  31497  1443 10972 34.84 787  5982 18.99  2    25   0.08  —    —     —    16979 53.91

                  1954  32911   926  7054 21.43 1006 9723 29.54 279  6695 20.34  —    —     —    23472 71.31
                  1955  33677   —     —     —    —    —    —    704  19204 57.02  4   810  2.41  20014 59.43

                  1956  33673   —     —     —    —    —    —    26   1354  0.82  183  31390 93.22 31666 94.04

                  1957  33676   —     —     —    —    —    —     1    45   0.13  188  33212 98.62 33257 98.76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958 年 9 月,丽水县以区为单位建立人民公社,乡为管理区,原高级社或行政村为生产
                 队,下设若干生产小队。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体制,是月下旬,县

                 第一个人民公社城关人民公社成立。公社由原城关镇、丽东乡、水东乡、联城乡的农业社和
                 银岭乡的两个农业社组成,共38个农业社,个手工业社,83个合作商店和8个居民委员会,
                                                            9
                 12620户,48860人,田2173.67公顷、旱地295.47公顷、山4815.13公顷。至10月初,全县实
                 现人民公社,原有46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城关、信孝、雅溪、曳岭、碧湖、丽云、云和、梅源

                 等8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无代价地调拨生产资料、实行非现金结算,以公社为单位,统一领
                 导,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建立班、排、连、营组
                 织,统一调配劳力,搞大兵团作战,建公共食堂、幼儿班、托儿班,取消自留地,实行供给制。
                     1959年3月,贯彻中共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纠正“一平二调”(把公社生产队穷富拉

                 平;劳力、财物统一无偿调拨),整顿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管理区、生产队三级所有制,全县共
                 有8个公社确定386个基本核算单位,2078个生产小队,进行算账退赔、政策兑现,贯彻“按劳
                 分配、等价交换”原则,坚持“三包一奖”责任制并恢复自留地。

                     1960年1月以后,在“大跃进”“反右倾”的形势下,大办工业、大办水利、大办养猪场等,又
                 无偿调用劳动力、房屋、物资,提出从基本队所有制向基本社所有制过渡,重新刮起“共产
                 风”。不少地方发生饥荒,有的地方饿死人。8月,县抽调大批干部加强农业第一线,大办农
                 业,大办粮食。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后,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