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8 - 莲都区志
P. 578
· 530 · 莲都区志
百货公司分出五交化公司医药公司。经营批发,组织分配货源,设零售网点,有职工198人。
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原料、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及建筑材料实行统一分配、统一价格,
不进入流通领域。
1958年后,国营商业公司撤销,实行“政企合一”,建“农村供销社”。1961年11月,贯彻中
央《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后,恢复国营商业专业公司。1965年,国营商业购进额346.6万
元,比1961年增长1.91倍,销售额658.5万元,比1961年增长1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商
业独家经营,管理机构瘫痪,经营混乱。1976年,县国营商业纯销售额1541.1万元。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走改革开放之路,国营商业逐步实行体制改
革,对小型商业企业实行“改、转、租”,改革后,这些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经营更加灵活,设施逐步完善,市场上商品品种越来越多,企业效益越来越好,民众购物也越
来越方便。1982年,全县国营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占总数43.6%,1986年占43.8%,1988年占
40.6%。1986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市。1990 年,市商业局下属百货、食品、五金交
1
电、糖酒、蔬菜、饮食服务、石油等7个公司,个工业品贸易中心和冷冻、食品、酿造等3个厂,
一个商业职工学校,职工730人,年零售额8090万元。市物资局下属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
1
工建材、化工轻工、燃料、农业机械设备、生产物资服务、物资协作开发等8个公司,个生产资
料交易中心和1个物资商场,职工381人。粮食局下属6个粮管所和粮油贸易、饲料等2个公
司,职工653人。1990年,国营商业年零售额7172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25.57%。
1988年开始的三年承包期到1990年底结束,从1991年开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
除承包经营外,租赁经营更是风靡,好地段的经营门店,租赁收益远远高于自营。商业局下属
1
国营商业网点逐步萎缩,985—1991年共减少网点面积6875平方米。1992年1月,市府办53
号文件同意自1984年以来“改”或“转”为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小型商业零售企业和饮食服务
业重新转为国营小型企业,市府办还发文同意丽水百货批发部、府前百货商店、中山街百货商
店从1992年1月起合并为一个经济实体。资金、资源的组合,有力地推进了百货公司的发展,
使中山街百货商店(今百货大楼)迅速地扩大、发展,成了丽水人购物首选之地。1994年7月,
丽水冷冻厂与香港五丰行、杭州五丰冷食公司合资1020万元,建立中外合资五丰冷食有限公
司,改造冷食车间和旧生产线,增设新生产线,开设了13家门店。商业局下属企业1991年销
售总额7719.3万元,利润19.16万元,993年销售总额14776.16万元,利润114.92万元。此
1
后,随着多元化体制建立,国营商业再难发展,反而逐步萎缩。
莲都区商业局下属国营商业商品年销售情况
表12-1-1
年份 销售额(万元) 利润(万元) 资本金总额(万元) 经营机构数(个) 从业人数(人) 资产总额(万元)
1991 7719.3 -19.16 2336.54 57 727 —
1992 10986.37 78.06 — — 789 —
1993 14776.16 114.92 — 55 1286 6599.48
1995 13906.71 180.88 2085 — — 11008.5
1996 15314.26 339.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