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19

第七篇 庆元廊桥



            部分叫“卯眼”,这种连接方式叫卯结构或榫卯结构。榫卯又分为透榫、半榫、银锭榫(木匠称“牛吃水”)、
            燕尾榫、合掌、脚榫等等。廊桥营造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燕尾榫、透榫和半榫。
                 木拱廊桥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营造过程简便,构件加工简单。廊
            桥的木拱架部分只有苗木和“牛头”两种主要构件,而且规格比较统一,没有特殊构件和特型异型构件,
            原木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就能成为拱架的基本构件。搭建组合便捷。与石拱桥相比较,木拱桥的拱架
            搭建更为便捷。在拱架搭建过程中,只要采用水架柱等简单的工具设施,就可以顺利施工,而且搭建所
            需的时间不长。短木料造长桥。与木平梁桥比较,可运用较短小的木料,营造更大跨度的桥梁。短小木
            料便于运输和加工,解决粗长木料难找问题,经济合理。能拓展作业时空。在石拱桥建造过程中,基本

            上都采取现场施工的方式进行,要搭好脚手架,铺好预制板,再建桥拱,而且要等到形成一定强度后再
            拆卸脚手架、预制板。木拱廊桥却不一样,主墨师傅计算好木构件的尺寸后,可以在桥边或更远的场地
            进行木构件预制,然后运至现场安装。由于可以预制,一是解决桥址周边加工场地不足的问题;二是可大
            幅度缩短造桥工匠在水上、水面作业的时间;三是木构件可在大的室内空间制作,不受天气影响,工期有
            保证。此外,在搭建拱架时,前一道工序完成,后一道工序就可以利用前一道工序的场地进行施工。这
            对于简化施工、减少设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完成三节苗(即第一系统)安装后,木匠就可以利用
            三节苗为脚手架,运送木料并进行施工。桥拱完成后,桥面、廊屋等工序就在其上进行,不需要附属特
            别设施。可重新组装利用。木拱廊桥的拱架、廊屋都采用榫卯结构营造,拼装拆卸比较方便,修桥的时候,
            可以做到拆卸不损坏主要构件,并进行重复利用。兰溪桥、后坑桥修建时,对一部分毁坏的木构件进行更换、
            重新组装就修复如初。
                 木拱廊桥有很好的承重受压性能,但是,由于拱架结构特殊,容易产生向上的反弹力,造成失稳而
            损坏。为此,庆元的木拱廊桥都采用加盖廊屋的桥式,桥上的廊屋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强桥的拱架与
            廊屋连接部分的稳定性,采用桥两端的四根“将军柱”(又叫天门柱),从拱架底部的垫苗木直通廊屋顶部,
            使廊屋和拱架浑然一体,这样重心下移,桥体更加稳固。




                                               第三节 建筑流程


                 组织

                 廊桥是古代的公用交通设施,它的建设过程往往也具有公众行为的特征。一座廊桥的筹建初期,一
            般由村里有名望的乡绅或族长发起建桥倡议,然后成立一个建桥组织叫“某某桥董事会”或“某某桥理
            事会”,董事会成员称“董事”“桥董”“缘首”或“主事”等,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董事会专门从
            事建桥款项的募集使用、建桥材料的准备、桥位的选择、落实建桥工匠、工期质量监督等建桥事宜。
                 建桥款项和物资,由“桥董”或“缘首”分头向社会公众募集,常常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募捐,
            募捐过程叫“写缘”。当建桥资金募集得差不多的时候,董事会就要约请“风水先生”与造桥的主墨师傅
            一起选桥址。开工前,桥董还要与主墨师傳订立“桥约”。“桥约”相当于现代的建桥施工合同,一般包
            含以下几项内容:廊桥的长度、宽度,工艺质量要求、双方的职责、工钱数量和兑付时间、方式等。

                 筹备工作完成后,建桥就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一座单孔木拱廊桥的营造大致有选桥址、砌桥台、
            架桥拱、铺桥面、造廊屋等工艺流程。

                 选桥址

                 古代建造廊桥的具体位置,一般由桥董、“风水先生”、主墨师傳共同选择确定。在庆元人的心目中,
            廊桥是“风水桥”,桥址一般都选择在乡村溪流的下游,村庄“水尾”的地方。另外,还要看周边的山形地势,


                                                                                                          16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