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21

第七篇 庆元廊桥



                 剪刀苗又叫剪刀撑,因形似剪刀而得名。从现有的木拱廊桥上看,一般大跨度的桥梁安装两组剪刀
            苗,小跨度的安装一组剪刀苗。设置剪刀苗的拱架,苗木下端采用透榫与左边的将军柱连接,上端用燕
            尾榫与大牛头右端连接,另一根苗木以同样的方式在右将军柱与大牛头的左端之间连接,形成剪刀的形状,
            剪刀苗的交叉处用铁箍套住,或用铁条扦住。设置两组剪刀苗的廊桥就是在小牛头与将军柱之间再增加
            一组剪刀苗,其制作安装方法与上述基本一致。剪刀苗的作用是对拱架进行纵向固定,防止拱架左右摆动,
            增强桥体的稳定性。
                 立小排架 为使整个拱架均衡受力,要在拱架与桥板苗之间安装两组小排架,木匠叫这两组小排架“蚱
            蜢腿”,也有人叫“青蛙腿”。具体做法是:在下小牛头的两端各竖立一根柱子,其下端以“鸭嘴甲”左右

            各一根斜苗木半榫分别与大牛头、五节苗的垫苗木连接,再在其上安装一根横梁,横梁左右各一根苗木
            与将军柱连接,这个木排架就是“蚱蜢腿”。此后,将桥板苗架在“蚱蜢腿”的横梁上,其一头与上小牛
            头连接,另一头与将军柱的横梁连接,为铺桥面板做准备。

                 铺桥面

                 桥面紧贴桥拱之上,是供人们通行的部分,由木板(或砖块、石块)、箬叶及木炭等铺成。桥面有三种:
            一是木板桥面;二是砖铺桥面;三是石铺桥面。木板桥面就是在桥板苗上铺设较厚的木板,直接供人通行。
            庆元木拱廊桥大部分是砖铺桥面和石铺桥面,其具体程序是:先在桥面板上铺一层箬叶,填层木炭,再铺
            一层箬叶,再填一层砂石料,最后再砌筑桥面砖或桥面石。这样在桥面与桥面板之间有隔离层,通风透气,
            防止桥面板受潮腐烂。砖铺桥面和石铺桥面增加桥体的自身重量,增强廊桥的稳定性,同时起到防火作用。


                 造廊屋
                 庆元廊桥的廊屋,大部分的梁架为九檩四柱结构。廊屋的高度与宽度视整座桥的规模而定,没有统
            一的规格。庆元建桥师傅流行“七轿八马”的做法,意思是桥中间的人行道宽七尺六、高八尺六,这样
            的比例更为协调大方。屋面有歇山顶、圆山顶等。盖好屋顶再钉上风雨板,制作神龛,整座廊桥就基本

            完工。由于桥长、桥宽和建桥师傅的不同,建桥资金投入的不同,廊屋也呈现出不同的工艺风貌。有的
            廊桥募集资金有限,廊屋就造得简朴实用;有的廊桥募集资金充裕,就精工细作,雕栏画栋。有些廊桥在
            当心间或桥亭的顶部制作各种形式的藻井,结构复杂,装饰豪华。有些廊桥还在桥头建造附属建筑,与
            廊屋连成一体,使廊桥的外观更加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如龙桥的钟楼、咏归桥的补天阁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造廊屋的过程中,还要请附近村庄
            书法较好的人来“书梁”,就是在廊
            屋的梁枋上写字,写出来的内容叫“梁
            书”。书写的地方和内容一般是:当心
            间正栋眉梁,书写造桥时间:左次间
            正栋眉梁,书写“某某府某某县知县
            大人某某某官星高照”;右次间正栋
            眉梁,书写桥董、缘首的姓名,配以

           “子孙昌盛、清吉平安”等吉祥语:左
            次间前四抽眉梁,书写主要捐款捐物
            者姓名,配以“功德无量、代代兴旺”
            等吉样语:右次间前四抽眉梁,书写
            主墨师傅、其他木匠以及石匠、油漆
            匠姓名,配以“艺业精通、名扬四海” 图 7-18 龙济桥当心间八卦藻井(县文广新局供 摄于 2009 年)


                                                                                                          16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