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1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31

第七篇 庆元廊桥



            围大多古树参天,环境优美,形成意境清幽的特色景观。
                “建造廊桥,留住风水”,不仅在民间十分盛行,且受到古代的社会名流、官吏乡绅的极力推崇。据
            光绪《庆元县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庆元知县程维伊就曾经亲自倡议建造角门桥。他在《建角门桥记》
            中说庆元“其士敦诗书习礼让,彬彬乎弦诵之风,足与上国名邦媲美。而三岁宾兴升诸司马者,寥寥无几,
            识者未尝不扼腕而叹庆士之难遇也”。他认为:“士之扼于制举非无故也,松源之水,自东振迅而来,至角
            门岭一曲,邑之文澜于斯萃焉。向之有其才而难遇者,以兹水之洩而不聚,故若此若架木为梁,以接两
            山之脉络,锁一水之回旋,文运殆一助乎。”古代庆元建造廊桥不仅是交通的需要,有些桥的兴建是留住“风
            水”追求。

                 在庆元,廊桥又叫“风水桥”,在庆元人的心目中,它寄托了群众避凶趋福的深切愿望,承载一方百
            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是古代庆元精神文化心理的一种象征。

                 廊桥与祭祀

                 人们想留住“风水”,总觉得仅靠廊
            桥还没有足够的份量,于是就在桥中供奉
            神像、佛像,以期得到更多的吉祥和福祉。
                 廊桥就成了宗教信仰的活动场所,具
            备寺庙、道观的功能。在庆元的古廊桥中,
            几乎都供奉有神佛像,各不相同,大济的
            莆田桥和双门桥(临清桥)供奉的是观音
            像和社主像,黄水长桥供奉的是观音像和
            土地爷像,其他桥上供奉的还有真武大帝
            像、大禹像、弥勒佛像,还有地方神灵陈
            夫人像、马夫人像、菇神吴三公像等。

                 廊桥上供奉祭祀没有统一的时间和程
                                                     图 7-20 白云桥牌匾及神龛(县文广新局供 摄于 2008 年)
            序,每年有几个重要的民间节日都要举行
            祭祀,一是春节前的黄道吉日,二是清明节,三是农历七月十五,四是重阳节。许多乡村在每年夏秋之际
            还要举行一次“迎神节”,具体日子因村而异,活动内容都是将廊桥上的神佛“迎”到村庄中进行祭拜。
                 在庆元民间,“迎神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有些乡村对其重视程度甚至要超过春节。“迎神
            节”到来的三天前,村中的百姓家家户户都要蒸米糕、捣黄粿,或做麻糍、豆腐,购买丰盛的菜肴、水果,
            合湖乡一带还要制作剪纸工艺品,为“迎神”做准备。“迎神”那天,村里的男人要在天亮之时,敲锣打
            鼓将廊桥上的神佛像抬进村子,一路所经之处,家家户户都要点香拜迎,燃放鞭炮。“迎神”队伍巡游村
            里的主要道路、巷子后,再把神佛像临时摆放在祠堂或老宅中,接受民众的祭拜。同时,村里要开展舞
            狮子灯、龙灯,请戏班演戏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热闹三四天之后,再一路敲锣打鼓、鞭炮不断地把
            神佛像抬回到廊桥上,叫“送神”。整个过程一般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有不少禁忌、讲究。
                 庆元至今还一直流传着一种与廊桥密切相关的传统民俗活动——端午“走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六,

            也就是端午节的第二天拂晓,走桥妇女头插鲜花,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带着棕子、水果、茶点、香、
            烛、黄纸、鞭炮等祭品,分别到县城附近的双门桥、袅桥、咏归桥上“走桥”。

                 廊桥与菇民

                 庆元廊桥与当地的香菇经济、菇民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
            庆元菇民每年深秋时节背井离乡,远赴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湖北等地的深山老林中生产香菇,第


                                                                                                          17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