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自然灾异志
P. 103

2680立方米/ 秒,白塘湖、安家湖、滋桥湖、道士湖、朱公湖、西沁湖、下泗湖、连七湖及开化江



                                  的洋湖等均决口,铁路被淹21天。当时,日本侵略军侵占诸暨,灾情无以统计。



                                           1950年6月24日大水,诸暨城关水位14. 37米,北庄畈决口,城关铁路被冲毁,停车7


                                  天,全县受淹农田14万亩。



                                           1956年8月1日,第12号强台风袭境,诸暨城关以上流域面雨量175毫米,城关3小时


                                  暴雨86.9毫米,干支流水位并涨,诸暨城关水位在16小时中由8.3米涨至14.87米(高湖分



                                  洪后)。堤防水毁严重,洪水淹田7.1万亩,内涝成灾16万亩,铁路停车30多小时,溺死77



                                  人,重伤395人,轻伤891人,灾民3000多户。


                                           1962年9月6日,第14号强台风挟带大暴雨,出现15年以来最大洪水。诸暨城关以上



                                  面雨量277毫米,杨梅桥站563.9毫米、化泉乡横岭顶站461.3毫米、斯宅站411毫米;江水


                                  暴涨,江东畈、横山湖、青龙畈、筏畈等37个湖畈先后溃决,洪涝成灾农田27.2万亩,29个村



                                  庄被淹。在抗洪抢险中,经石壁、安华2个水库拦洪削峰后,城关水位仍达14.64米,继开放



                                  高湖,定荡畈破堤分洪后,分泄洪水2200万立方米,水势始逐渐回落。


                                            1970 年6 月25 日,在18.5 小时内流域平均降水103.5 毫米,诸暨城关水位猛涨到



                                  14.53米;湄池水位达11.26米,为此前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铁路一侧的月塘湖、西



                                  景湖相继溃决,朱公湖告急,安华、祝桥等处铁路被淹,农田成灾11万亩。


                                           1977年6月16日,受高空静止锋切变线和第1号台风影响,流域内普降暴雨,暴雨中心



                                  在开化江、枫桥江。从降雨开始到洪峰出现仅25个小时,诸暨城关水位达14.82米。连七



                                  湖、下四溯、墨城湖等湖畈堤埂溃决,淹沿江32村,灾田19.8万亩。


                                           ()下游洪涝。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共记载浦阳江下游水灾52次,主要为萧山西江塘灾
                                            2


                                  情,因当时萧山县境的浦阳江两岸,正规堤防仅西江塘一条。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



                                  六年(1527年)、十八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


                                  年)、二十年、五十六年,乾隆六年(1741年)、五十六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同治元年(1862



                                  年),民国15年(1926年)等均有西江塘溃决、洪水入城、陆地行舟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的两次严重洪涝灾害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梅雨成灾以1955年6月22日洪水最



                                  大,时富春江下泄流量2.9万立方米/ 秒,浦阳江临浦站流量1700立方米/ 秒,受潮水顶托,临



                                  浦站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0.53米,临浦镇西市街可行船;台风雨成灾的洪水以1956年8月1


                                   日最重,左岸大桥大西畈、朱村桥潘山畈堤防倒塌,干支流两岸被淹农田3.5万亩,其中成灾



                                  1.65万亩。





                                           (三)曹娥江流域





                                           1.致洪因素及特征


                                          曹娥江主源澄潭江,在嵊县城关附近与新昌江汇合后,始称曹娥江;江流经万年亭,纳黄



                                  泽江,穿过清风峡谷,出马岙,河谷逐渐开阔,进入章镇平原,再经曹娥,至三江口注入杭州湾。



                                  干流全长182千米,流域面积5931平方千米。构成洪水的原因主要有台风暴雨、地理因素等


                                  3个方面。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