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6 - 自然灾异志
P. 256
变电所地面和房屋严重开裂,仅搬迁黄江变电所就耗资700万多元。
(四)杭州市宋城路地面塌陷
杭州市宋城路所处为石灰岩岩溶地质,1986年11月27日出现地面塌陷前兆,周围建筑
物见有裂缝出现,路北平房沿窗下墙面出现宽大裂缝,当时不明所以。12月1日21时发生地
面塌陷,形成一个直径4米、深1.5米的碟形洼地;同时,塌陷坑东侧30米处的凤凰山小学教
学楼西北角墙面和地面裂缝亦显著增加。
1987年1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为发掘宋城遗址,沿塌陷坑挖掘一个直径5米、深4米的
探坑,此后随即回填到地面以下1米处。但4月17日7时15分,在原地突然发生大规模塌
陷,并伴有巨响,历时50分钟,形成直径8米、深10米的近圆管状深坑,坑壁陡立,西壁土体
直至当日下午3时才停止塌陷。此时塌陷坑发展成东西长11米、南北宽10米、深达11米的
陷坑;是日后,塌陷坑东侧平房遭严重破坏,西侧铁路部门的三层楼近塌陷坑侧不仅开裂,且
底楼地面下有空洞感。此后受塌陷影响较严重的建筑物有:塌陷坑旁的三座平房,西侧三层
楼以及凤凰山小学楼房。经现场调查,坑北五层楼、六层楼及以西的其他住宅楼影响轻微。
整个开裂影响区域略近西北一东南向展布,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0米。
据目击者称:塌陷坑开始形成时,是无水干坑,因东壁地面下3米处有数股水流注入坑
内,几天后积水成塘,水面距地面1米左右。1987年7月,铁路部门投入200立方米石块进行
回填,填至中心距地表3米,坑壁暂时稳定。但8月10日13时再度出现塌陷,回填的块石全
部塌落坑底,坑内无水,实测陷坑东西长13米、南北宽11米,深度10米,周围水流汇集,又形
成水坑。遂采用木架支撑和回填部分建筑垃圾,至2010年未再有塌陷发生。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杭州疗养院地面塌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杭州疗养院地面塌陷在1994年1月28日开始出现。位于杭州市
西部山区的疗养院建井洗井,井北20米的杭州市花圃内空地发生地面塌陷,形成直径8.4
米、深13.1米的塌陷坑。进行回填处理后,继续进行抽水试验及试开采,于同年6月11日在
原塌陷坑东侧10米处空地再次发生地面塌陷,形成直径6米、深9米的塌陷坑。
(六)绍兴市四处岩溶地面塌陷
据2009年12月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调查,绍兴市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塌
陷现象4 处。
越城区西北部府山街道与北海街道交接部位地面塌陷。塌陷于1981年4月在绍兴饭店
发现,出现部分房屋开裂、错位及池塘水位下降等现象;经是年8月、9月观测,最大塌陷量近
30厘米,最大水平错移6厘米,裂缝多达百余条。当时,绍兴地区水利电力局认为由地基土
质不良和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而附近河道疏浚开挖是主要诱发因素。3年后,浙江省建筑设
计院勘察队又发现附近制药厂、油脂厂、冷冻厂一带因受周围深井抽水影响,地面也有塌陷现
象,其塌陷幅度和时间与绍兴饭店的地面塌陷类似。此后停止深井采水,至2010年再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