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自然灾异志
P. 61

川—萧山深断裂带以西的覆盖型岩溶地区,以湖州三天门、杭州西部丘陵山麓地带、建德岭后



                                  铜矿以及江山市、开化县城关附近居多。自控制开采地下水以来,塌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地面沉降属于累进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杭嘉湖、宁奉、温黄、温瑞等平原地区,由长期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危害影响持久,历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500亿元。杭嘉湖地面沉



                                  降始于1964年,是全省沉降范围最大的地区,初期发生在嘉兴城区,平均沉降速率3毫


                                  米/ 年~8毫米/ 年,面积62.5平方千米;1974—1983年明显增加,在嘉兴老城区平均地面沉



                                  降9毫米/ 年~15毫米/ 年,中心累计沉降量304毫米;1984—1990年进入急剧发展阶段,沉



                                  降范围超出嘉兴城区,平湖城关、桐乡梧桐镇、海宁长安镇、海盐武原镇及嘉善县均有发生;嘉


                                  兴城区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597毫米,中心沉降速率达42毫米/ 年。1991—1999年,地面沉



                                  降又向整个平原蔓延并进一步加剧,中心沉降速率24.1毫米/ 年;2000—2005年13.7毫米/


                                  年,波及平原大部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100毫米的沉降面积3500平方千米,占杭嘉湖



                                  平原的54%;沉降中心由嘉兴城区转移至海盐武原、平湖城关一带,嘉兴城区最大累计沉降



                                  量883毫米,海盐武原最大累计沉降量1097毫米。2006年后,推行地下水禁限采措施,地面


                                  沉降速度有所减缓。至2010年,全省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50毫米的面积约5016平方千米,



                                  其中,杭嘉湖平原4200平方千米、温黄平原638平方千米、宁波平原148平方千米、温州永强



                                  30平方千米。以上4个平原地区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为1204毫米(海盐武原)、大


                                  于1000毫米(温岭西部)、535.3毫米(江东)和大于300毫米。



                                           地震活动在浙江省范围内向来较弱,历史记载未见严重破坏性灾害。但有感地震时有发



                                  生,分两类:一为地震波自省外传入,一为省内发生的地震。省内地震一般震源较浅、震级较


                                 低,沿地质沉降区和构造断层发生,由地壳运动积聚的应力自然释放所致。据《浙江省地震目



                                  录》统计,自晋太康九年(288年)至1970年,共记录3级以上地震256次;其中,3.0级~3.9


                                  级地震213次(浙北136次,浙中57次,浙南20次),4.0级~4.6级地震31次(浙北19次,浙



                                  中8次,浙南4次),.7级~5.5级地震8次(浙北5次,浙南3次)。
                                                                         4


                                          浙江地震首次超过4.0级的震例,为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杭州地震。自此至1970


                                  年,全省陆域和海域共发生大于或等于4.0级地震44次;其中,4.0级~4.9级地震39次,



                                  5.0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震级5.5级。44次地震中有30次发生在浙北地区,占总数的



                                  68%;其余14次发生在浙中南地区。1970—2010年,浙江省始有地震仪器观测,共记录ML


                                  大于或等于3.0级地震27次;其中,ML3.0级~3.9级地震22次(浙北17次,浙中南5次),



                                  ML4.0级~4.9级地震5次,均出现在浙北地区。多数震源深度5千米~10千米,故破坏性


                                  相对较强,小震致灾成为浙江地震比较突出的现象。










                                                                                                                          六










                                          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历年皆有发生,古代记载田间有害昆虫有蝗、螽、螣、螟、蟊、卷叶虫、


                                 蠖、蜷、蠁、蠓、青虫、黑虫、莠虫等10余种,以蝗、螟灾害为主。历代病虫为害程度随耕作制度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