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龙港镇志2009
P. 151
第二篇 改革实验区 - 109-
现代农业园区。 全镇工业产值年递增率达 20%以上。 现有年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40 家,
超 2000 万元的 22 家,超亿元的 2 家,企业集团 5 家;1997 年以来,投改项目有 63 项,
投入资金 3.42 亿元,列入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36 项,其中国家、省级新产品试制 12
项,省级火炬计划 1 项;在完成四大工业小区建设后,1998 年又筹建具有特色的印刷工
业示范园区,现已有 23 家企业进驻园区。 全镇已形成市场体系,其中有工业纺织品、综
合市场等 30 多个专业市场,还有资金、房地产、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二)加
快城市化进程,强化了城镇集聚辐射作用。 在新区先后建成和动工兴建的有龙港、银苑
大厦等 10 多座 20~31 层的高楼大厦,老城区侧重于房屋立面改造、增加绿地、拓宽道
路、塑造现代城市新形象。 城镇环境建设和管理方面,先后在龙港大桥、外滩、龙港大
道、江湾路等主要地带建造绿化广场,在其他街道和场所,宜树栽树,宜花种花,宜草植
草,近三年全镇增加绿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折除 1400 多间违章建筑物简易房,迁移城
区内小包装印刷企业,消除印刷业噪音污染;在龙港大道、人民路、外滩广场等闹市区
设立霓虹灯、彩灯,安装 观赏灯具;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实行垃圾不落地,在城区
主要路段推出路面保洁权招标和居民区承包辖区主要路段环境卫生工作。(三) 实施
“细胞”工程,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
走出一条大社会办大教育的路子,形成公办、民办一起上,普教、职教、成教、幼教、特教
五教一体,各具规模,颇有特色的教育新格局。 制订《文明市民守则》、《文明卫生公约》、
《“八要八不要”规范》等;以创建“文明示范村”、“五好家庭”、“文明单位”等活动为载
体,提高市民现代文明行为。 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全镇
有影剧院 2 家,较大规模歌舞厅 10 家,书店 24 家,还有游泳池、保龄球馆等一批文化
娱乐场所,全镇有 2.1 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保险金额 4000 万元;
镇财政每年拨出 10 万元作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拨出 40 万元确保 300 个“五保”对象
正常生活开支。(四)实施综合改革,构筑新的城镇运行机制。 将社会综合发展实验和小
城镇综合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行政、财政、计划、户籍、工业、城镇建设等六个方面
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初步建立起城镇建设新体制。
此外,作为实验区的配套工程《龙港工业小区设施的工程建设》、《龙港垃圾、粪便处
理示范工程》,被列入中国 21 世纪优先发展项目,1998 年经省科委组织专家论证,认为
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到 2000 年底,龙港实验区在全省六个实验区的横向对比中,排名第 3 位,各个领域
发展均处于中等水平,突出优势是城市化水平高,见附表(一)(二)。
附表(一):浙江省龙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 标 名 称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一、人口与劳动力
1.人口出生率(‰) 12.35 11.07 7.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