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3 - 龙港镇志2009
P. 413

第十三篇 渔 业                                 - 371-


              和北洋渔场,镇内有龙港综合港,沿岸有 2 万多亩连片滩涂,为渔业生产提供良好条件。
              海域属浙江沿岸水系和外洋水系交汇处,浮游饵料生物比较丰富,贝、鱼、虾、蟹等水产
              品种众多。 此外,境内还拥有内陆水域面积 9000 多亩,浮游植物和动物丰富,为自然鱼

              类提供必要的饵料,也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有利条件。


                   港 口

                   龙港港,位于鳌江下游感河段南岸;北纬 27°36′,东经 120°36′。西起点为湖前
              双龙村,东至海城办事处民主村。 港内最大潮差 6.41 米,平均潮差 4.162 米。 港内风浪
              小,江面宽约 1000 米,江底系沙泥或粉沙泥底质,河床较稳定,水深 2~4 米。 出海航道
              18 公里,其中内航道 6 公里,水深 1.1~1.5 米;外航道 12 公里,水深 1.1~2 米。 海口两
              侧有大片沙滩,呈不对称喇叭形。口门外有庞大的堤门沙,水深 0.5 米。平时常有渔船和

              货船 300 余艘进出停泊。 1990 年 10 月,苍南县人民政府定为综合港。 港内有渔用码头
              3 处、埠头 3 处,岸上设有水产行政机关水产局(2002 年 1 月 28 日重组为县海洋与渔业
              局)、渔政站、渔港监督和渔船检验站、渔业经营管理站(1999 年撤销)、县水产科学研究

              所、中国海监苍南县大队及其他公司数十家,水产冷冻厂 6 家、制冰厂 2 家、水产品加工
              企业 2 家及渔机厂 2 家。
                   1984 年,在龙跃路口广场北面东侧建成渔政码头,1985 年改造扩建码头,长 54 米、
              宽 7.5 米、高 6 米,前沿水深 0.8 米,系钢筋混凝土桩柱结构。 1995 年 2 月 21 日夜自然
              倒塌,是年重建。 现码头长 22 米、平面宽 8 米、高 5 米,引桥长 15 米、平面宽 6.5 米,前

              沿水深 0.8 米,可泊 500 吨级渔货船,为渔政船专用码头。
                   1987 年春,在下埠村建龙江第二交易所码头。 埠长 56 米、宽 6 米、高 1.2 米、高 7
              米,系钢筋混凝土桩柱结构。 其中间 2 级横间码头长 12 米、宽 8 米、高 6 米,前沿水深
              1.2 米 ,可泊 100 吨级以下渔船 1 艘,中间横间码头候潮时,可泊 100 吨级渔船 2 艘。

                   1994 年 3 月,在下埠龙江渔机厂与造船厂之间的北侧江边,动工兴建下埠渔业码
              头,同年 11 月竣工,系钢筋混凝土桩柱式结构。码头长 24 米、面宽 8 米、高 6 米,引桥长
              25 米、平面宽 6 米,前沿水深 2 米,总投资 44 万元。为单拖渔轮专用码头。2005 年 10 月
              动工,把码头再向西延伸 62 米,平面宽 6.5 米,2006 年 4 月竣工,总投资 80 万元,可同

              时停泊 3 艘单拖渔轮。


                   滩 涂
                   镇内的南滩涂位于鳌江下游南岸,分布于龙江、海城、白沙,面积 2 万多亩,其中可

              用于养殖的 1 万多亩。 滩涂处于江河口,泥沙由风浪、潮汐、流水堆积而成。 滩涂有机质
              含量在 0.92%~1.18%之间,间隙水盐度在 16.48%~26.54%之间,20~40 厘米层显著高
              于0~20 厘米层。 年平均生物量为 17.4 克 / 平方米,年平均栖息密度为 361.1 个 / 平方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