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8 - 龙港镇志2009
P. 418

- 376-                             龙港镇志


               翌年 2 月上旬。
                   春季马鲛鱼汛         马鲛鱼,指蓝点马鲛、朝鲜马鲛(俗称平头马鲛)、中国马鲛鱼,均系
               温暖性凶猛鱼类。 境内海域每年 4~5 月,马鲛鱼在产卵洄游时,由南向西北朝沿岸浅

               海区靠拢,形成渔汛期。捕捞马鲛鱼,原来均采取流刺网作业。1985 年始,对网机帆船参
               与马鲛鱼汛捕捞,产量逐年增加。 1994 年,从舟山引进彩色流剌网捕捞马鲛鱼。
                   鲳鱼汛      指银鲳、乌鲳、刺鲳、燕尾鲳等,以银鲳为主捕对象。 银鲳俗称白鲳,是近
               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 每年 4~5 月,银鲳从越冬场向近海产卵洄游时,逐渐靠向沿岸

               浅海区,形成鲳鱼汛,历来有“清明论片,谷雨论担”的俗语。 9 月中下旬,当年生的幼鲳
               鱼常被捕获。 捕捞银鲳的主要渔具为 4~6 指流刺网,机轮双拖和网板单拖也兼捕相当
               的产量。
                   鳓鱼汛      俗称白鱼。 产卵场多为江河入注的浅海区,鳓鱼汛形成于每年 4~5 月和
               12 月下旬至翌年 2 月上旬。 4 月~5 月,鳓鱼从越冬场向产卵场靠拢作产卵洄游时形成

               渔汛;12 月下旬至翌年 2 月上旬,鳓鱼进行越冬洄游时及在越冬场起浮时形成渔汛。 前
               者较分散,后者较集群。 捕捞鳓鱼的渔具主要有 6 指至 8 指流刺网、机帆船对网、机轮
               拖网等。

                   各种中型虾汛         境内海域及相邻海域有各种经济虾类 79 种。 其中 65~85 米等深
               线海域,主要有高脊管鞭虾、长缝拟对虾、须赤虾;近海及沿岸内湾,主要是口蛄虾、哈
               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鹰爪虾、周氏新对虾、日本对虾、脊尾白虾、安氏白虾、秀丽白虾
               等。 3~5 月,哈氏仿对虾、鹰爪虾、周氏新对虾等从越冬场向近岸靠拢产卵洄游,形成拖
               虾、张网生产旺汛期。 7~10 月,高脊管鞭虾、长缝拟对虾、须赤虾等在 65~85 米等深浅

               海域产卵时,与当年生已逐渐长为成虾的哈氏仿对虾、鹰爪虾、中华管鞭虾一起,形成
               一年中拖虾生产的最旺期。 8~10 月、12 月至翌年 4 月,口蛄虾的成虾和产卵形成流刺
               定刺网的生产旺汛。 捕捞中型虾类的渔具历来是张网类,1986 年开展黄杆拖虾网作业
               专捕中型虾类 ,1996 年开发定置三层流刺网专捕口蛄虾,机轮拖网、网板单拖也兼捕。



                   渔    船
                   木 船 分有帆木船和无帆木船,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无帆木船主要靠人力划桨
               或摇橹行驶,载重 1.0~1.5 吨,用于沿岸渔业或大船的替脚船、钓船的子船或背对的子

               船。 有帆木船体型较大,一般为二帆,也有单帆或三帆,主要靠挂篷借风力行驶;静风
               时,靠人力划桨或摇橹行驶,载重几吨至数十吨。 境内历史上曾有彩连船、小白肚、夹网
               船、舟符艚船、连江船、单、双背、钓船等,均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消失。 目前,直接用

               于捕捞生产的无机动木船已于 20 世纪 80 年代消失, 而用于大船的替脚船仍然存在,
               主要有以下几种:
                   泥马船 又名溜板,在一块板的两边各加一块 0.2 米宽的板,做成开口匣子型。 泥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