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0 - 龙港镇志2009
P. 420
- 378- 龙港镇志
年新城、大渔少数渔民到温岭学习拖虾,1986 年在金乡区试验成功。 1988 年推广到龙
港,一般进行季节性拖虾生产。
梅鱼拖机帆船 有连江型、尖头型、轮船头型和顶松头型,一般机船总长 22.02 米,
两柱间 15.55 米,甲板长 17.50 米,船宽 4.20 米,型深 1.40 米,26 总吨位,9 净吨位,主机
马力为 48~120 匹。 70 年代末在龙江先发展起来,用于沿岸近海作业,其渔场可达大
陈、石浦等地,1998 年被禁绝。
木质渔轮 1986 年 5 月,龙江大队从山东青岛购进 2 对。 其驾驶台设在中部,轮船
型。 船长 31.6 米,船宽 5.5 米,型深 2.8 米,107 总吨位,56 净吨位,主机马力 274 匹,
1988 年卖掉 1 对,剩下 1 对。
钢质渔轮 1986 年 5 月,由龙江渔运船改造 1 只,并从青岛购进 1 只,拼对而成。其
驾驶台设在前中部,轮船型,船长 31.5 米、船宽 6.1 米,型深 2.8 米,160 总吨位,56 净吨
位,主机马力 250 匹。因 1986 年和 1987 年连续生产亏本,于 1988 年春出卖。 渔轮(包括
木质渔轮、钢质渔轮),从 1991 年开始又逐渐发展, 1996 年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渔 具
境内海洋捕捞渔具繁多,张、拖、围、钓、敷、陷笼等基本齐全,共 27 种。 其中张网类有
6 种,拖网类 5 种,围网类 6 种,抄网类 2 种,敷网类 1 种,笼壶类 1 种,掩网类 1 种,耙刺
类 2 种。 境内张、钓、笼壶渔业源远流长。 宋绍兴十五年(1145)就有张网业,钓业也有 180
年历史,只有拖、围作业为近代新兴。 1991 年,龙港有张网桩头 260 个,产量 630 吨。
网具用线材经历多次沿革,从竹篾编笼壶,至苎编织网,经过漫长的历史变革。 民
国时期,渔网皆以苎线栲染织就。 50 年代则用棉纱织网。 60 年代改用麻线,亦有用丙纶
乙烯和尼龙单丝编织网具。 1966 年以后逐步以聚氯乙烯合股线和尼龙单丝织网,至今
依然延用。 竹篾编的笼壶渔具亦延用至今。
龙港镇各种渔业网具
使用年份 最
分 类 名 称 主尺度(米) 生产旺季 主捕对象
起年 止年 多数
12 月~
应捕 29.7×14.02 1323 中国毛虾
单 翌年 5 月
桩
虫宅鱼捕 1974 7~9 月 海蜇
定 虾舟符 33.8×24.3 1145 6~9 月 梅童鱼、虾类
张 置
网 3~5 月 梅童鱼、黄鲫、
类 张 舟符艚
网 大黄鱼
竖 7~9 月
杆
2 月下旬~
鳗苗张网 10.36×9.65 1973 155 河鳗苗
翌年 3 月
虾籽网 2~3 月 虾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