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0 - 龙港镇志2009
P. 770
- 728- 龙港镇志
上,另加数味中药而成为今天的“午时茶”,为夏令的常用药物。
尝 新
为江南民间独有。早稻行将登场,择日捋取早熟谷粒少许,碾米煮成新米饭,盛于碗
置门庭桌上,佐以自种茄子、红豆之类,焚香燃烛祭请天地后,分尝新米饭,开筵聚亲友
共餐。 而今焚香祭请已废,筵聚仍存。 近年来,随着镇民生活不断提高,尝新筵席益发排
场。
七 夕
又称乞巧节,俗叫七月七,相传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 谚云夏秋之夜,晴空万
里,繁星满天,茫茫银河横贯南北,牛郎星和织女星隔河遥望相对。 民间遂有七夕坐看
牛郎织女相会的习俗。“乞巧”之说,在于村姑们祈求织女赐予巧手、巧艺。 乞巧时,眼望
星空,双手于背后穿针,先完成者为得起巧,后完成者为输巧。巧食(用面粉做的饼)用五
色线串好,扔到屋背,让喜鹊吃食,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中 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俗叫“七月半”,又称“鬼节”。 家家蒸“九层糕”,设供品,
焚香祭祖。 入夜在柚皮上插明烛一支,放在河上随水漂流,名曰:“放河灯”。 七月下旬地
藏王生日,家家户户插地香。小孩手举柚子,上插满香,在村内游走,甚是热闹。此俗城区
已废。
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镇区民间有“走月亮”、“拜月娘”、“祭月”、“挂彩灯”等习
俗。 居民以吃芋子、粉干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风俗最为盛行。 有的杀鸡宰鸭,全家聚宴。
是日,是鳌江(青龙江)一年中最大的潮候日。 傍晚,江畔居民争相观潮。
重 阳
又称重九节(农历九月初九)。 俗约起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谓:九月九日折茱萸
花以插头,言避恶气而御初寒。 民间素有九月九登高、插萸、赏菊、吃重阳糕之习。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决定九月九日为全国老年节。
冬 至
家家吃汤圆,又做“捩汤糍”,供零星取食,晚餐全家聚饮。 旧时农村定是日“移柩”
(称“发丧”)或捡骨(捡骸骨入金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