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59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91·
配备有日本进口的X光机和肺功能仪、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B超仪、血液分析仪、胃镜、纤支
镜、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设备。
茭道镇还设有朱王、胡宅垄、蒋马洞、董村、下茭道5个村级卫生室。
2005年全镇推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459人,占全镇农业人口81.62%。
1991年3月1日,董村率先成立老年协会,并开设了活动室,组织老年人开展卫生保健知识和时事
讲座、打牌、下象棋、搓麻将、迎龙灯、文艺节目表演等活动。到1993年年底,全乡12个村都建立了
老年协会,东莹社区也于2001年下半年成立了老年协会。2005年年底全镇有老年协会13个,老年协会
会员1062人。
董村的水口庙为县文物保护点。
特色
方坑水库 小Ⅰ型方坑水库位于沈家村东坑(原八仙潭),坝体为全国首座双曲拱坝,高176米,
长170米,水库水面面积13.73公顷,蓄水量为432万立方米,配套干渠1条长14.02千米,支渠3条长7.8
千米,灌溉粮田333.3公顷。小型电站有水库渠道口(一级)、八仙寺(二级)、王路头(三级)电站
3座,总装机容量1680千瓦,正常年份年发电量270万千瓦时~280万千瓦时。库区景色优美,为旅游休
闲的良好处所。
死难矿工墓 (详见第三十六编第四章第一节同名目)
第十二节 大田乡
地域
大田乡位于武义县南部,东邻熟溪街道,南界新宅镇,西接王宅镇,北靠熟溪、壶山街道。2005
年总面积47.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45.47公顷。下辖16个村,其中有1个少数民族村,主要居住民族为
畲族;62个自然村,3844户1045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近500人。乡政府所在地在徐村,海拔142米,
距县城11千米。
大田乡民国23年(1934年)废闾邻、缩乡镇、行保甲,属岭下镇。民国31年(1942年),属岭下
战时督导区。民国35年(1946年)10月,乡镇管辖扩编,缩乡镇、分保甲,属双港乡,驻地古竹,下
属17个保,158个甲。1949年5月区境解放后,6月至1950年5月,分辖旧制乡镇,设6个区,属新宅区。
1950年6月,为适应土地改革需要,将双港乡划分为双港、岭下两个乡。1952年4月增设徐村乡,1953
年6月划入双港、岭下乡。1956年3月撤区并乡,双港乡和岭下乡合并为徐村乡。1958年9月,原新宅区
的徐村乡、菊溪乡与原宣平县的宣武乡、明山乡合并建立了友谊人民公社。1960年2月公社下设管理
区,现大田乡范围属徐村管理区。1961年9月,徐村管理区改为徐村人民公社,共有15个大队。1961年
冬,三峰大队从淳安迁入,全公社有16个大队。1982年2月徐村公社改为大田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
政社分设,改为大田乡,乡政府驻地徐村。
大田乡地域属丘陵向高山过渡地带。发源于少妃岭和大庙岭的双港溪,自南而北流,经岭下汤、
徐村、古竹等地流入熟溪,与熟溪汇合,属熟溪源头水域之一。建有小型水库18座,其中小Ⅱ型水库5
座、10万立方米以下塘坝水库13座,总库容量169万立方米,电灌站9座,总装机容量135千瓦。境内萤
石矿藏资源分布广泛,主要是原县东风莹石公司连青坑矿点,以及乡办矿山的古竹梅山、瓦窑头寿弄
和船弄、五登官弄,还有村办矿点的代石、上下仓后弄堂、瓦窑头水口殿和林坑以及古竹小王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