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73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105·


               水头村开发种植23.33公顷。2006年在溪口村开发种植12公顷,使全乡茶园总面积达到165.33公顷。
                   养殖业中原畜类产品以散养出售为主,禽类产品农户自食为主。2003年溪岭脚村村民聂火林在吴
               平创办了一个万只规模养鸡场。2004年水头村油坑自然村村民江大生在油坑又创办了一个万只规模化
               养鸡场。从而带动了全乡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产值2005年达到208万元。

                   70年代初期,按照湖南经验,乡政府着手组建大溪口乡林场,向10个建制村借山造林500公顷。
               2002年林场实行转制,山上林木经营权委托武阳拍卖公司拍卖,底标价85万元,拍卖成交价152万元。
                   2006年春开始第一期土地整理工作,底章、溪口、溪岭脚、桥头、水头等5个标段,整理面积120
               公顷。

                   工业  1992年3月开始筹建浙江桐乡上市羊毛衫武义联营厂,是年10月投资,总投资70万元,职工
               70人,年产值300万元。1997年4月份转制,更名为武义宣平羊毛衫厂,企业被批准为福利企业,安置
               残疾人21人;1998年停业。
                   1992年开始筹建大溪口乡峰源电站。1993年3月1日破土动工。1997年1月1日并网发电,总投资

               2400万元。武义县供电局出资30%,是股份制企业,装机容量1500千瓦,职工24人,年产值240万元。
               2003年企业转制为水务局企业。
                   1994年下半年筹建大溪口乡茶厂;1995年4月投产,总投资21万元;1998年停业。
                   1996年,以个体私营为主的超市经济在大溪口乡兴起。到2005年年底,全乡在昆山、常州、苏州

               等一些大中城市开设超市500多家,1100多青年劳动力在超市就业,全年总收入900万元。
                   人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下鲍村的涂成波和涂兴榜组建成立宣平南营红军,并在张大山、三岩
               寺等地开展武装斗争。1986年,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准大溪口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乡。

                   大溪口乡文化底蕴深厚,遗留下许多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众多,有县级文物保护点
               山下鲍涂氏宗祠和金溪桥,以及白云庵、双溪桥、山下鲍村十几处古建筑。群众文化活动活跃,有走
               马灯、木偶戏、采茶歌等。其中山下鲍木偶戏被列入武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溪口乡建有综合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站1个,小学1所,卫生院1所,成人技校1所,县级文化示

               范村2个,省级文化示范户2个。先后获得省级生态乡、市级卫生乡、市级教育强乡称号。
                   特色
                   山下鲍古村落  位于乡东北部的山下鲍村古名
               双溪村,全村215户,617人,金溪河穿村而过。相

               传在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17岁的忠厚青年涂
               国文,从福建长汀的丹溪,来到浙江处州宣平双
               溪——如今的山下鲍村,白手起家,在穷乡僻壤中
               创出了新天地。建造于清嘉庆六年(1801)的涂氏

               宗祠和金溪桥,独具建筑风格。全村房屋、道路古
               貌尚存,为各级文管部门所推重。
                   山下鲍村木偶戏  被列入武义县首批非物质文
                                                                图13:山下鲍古村落(摄于2004年)
               化遗产名录。约在明末清初时始,以演唱发展,不

               断改进,及至光绪年间,涂立平祖先涂开其将鲍昌林的木偶戏故事延续了下来,其内容以婺剧的片断
               名戏孟姜女、花名宝卷、夫人戏等通俗节目为主。及至1930年左右,后起之秀涂振邦、涂兴浩、涂兴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