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216
·148· 第三编 土地与矿产
280.9%。据2005年,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表》统计,全县用于工矿企业用地面积
2551.25公顷,比1980年前增加7倍。
住宅建设用地
80年代起是居民住宅建设用地开发迅速发展的时代,主要是旧村改造、旧城改造和住宅环境的
改善等因素从而占用了大量土地。1992年县土地管理局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建制镇住宅开发用
地为415.9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为3958.14公顷,两项合计4374.05公顷。2000年,根据县土地管理
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建制镇住宅用地729.31公顷,农村居民点住宅用地3542.23公顷,两项合计
4271.54公顷。2005年根据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统计,建制镇住宅用地979.9公顷比2000年
增加250.59公顷,增加比例为34.36%;农村住宅用地3128.84公顷,比2000年减少413.39公顷。减少原
因,其一由于建制镇范围扩大,圈入附近农村居民点,其二,2000年~2005年部分宅基地复垦,以及
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等。
建设用地整理
为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根据土地利用规划
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精神,自2002年开始,对下山脱贫村,工矿废弃建设用地等实行“建设用地整理
(复垦)”。在2002年至2005年止的4年时间里,共完成建设用地整理项目137个。净增耕地156.952公
顷(其中水田119.784公顷,旱地37.168公顷);整理农村宅基地113.39公顷(增加水田85.16公顷,旱
地28.479公顷);整理工矿建设废弃用地43.37公顷(增加水田34.62公顷,旱地8.69公顷);为获取建
设用地折抵指标156.952公顷。
第二节 耕地保护
为遏制乱占、滥用土地行为,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县人
民政府于1990年4月成立“县划定农田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亦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织
力量,深入农村细致调查和试点。确定规划2000年农田保护区耕地总面积为16390.8公顷。后经调整,
确定2020年全县农田保护面积15811.8公顷,计3318块田片,绘制农田保护区规划图906幅。其中县级1
幅;乡(镇)级34幅;村级871幅。还整理农田保护区资料190册。并在主要农田保护区内设置花岗岩
石碑25座,各规划保护片边界立石质界桩4042只。各乡镇交通要道或会议室张挂农田保护区规划图标
牌484块。与各乡(镇)村负责人订立保护责任书1659份,责任书规定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准进行非
农建设,不准挖沙、取土、建砖瓦窑,不准抛荒,不准种植多年作物,不准挖塘养鱼,不准排入污染
物。基本农田控制指标列表如下:
表3-6 2000年分乡镇基本农田控制指标 单位:亩
留用耕地面积
1989年年末 2000年保护 开发复垦
乡镇名称 农业结构 保护率%
耕地面积 面 积 合 计 建设留用 耕地面积
调整
合 计 254058 245862 8190 7600 590 96.77 7115
壶山镇 17378 15767 1611 1570 41 90.73 400
柳城镇 6893 6612 281 264 17 95.92 300
履坦镇 7576 7197 379 359 20 95.00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