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262

·194· 第四编    城乡建设


                  续表

              序号     村名     序号    村名     序号     村名    序号     村名     序号    村名     序号     村名    序号     村名
               36  金村        46  南丰村      56  后定垅村     66  抱弄口村      76  马府下村     86  上菱道村     96  白坛下村
               37  童庐村       47  鸣阳村      57  湖沿村      67  西村        77  要巨村      87  杜畈村      97  胡家村
               38  牛背金村      48  汪村       58  珠门村      68  柳宅村       78  蒋马洞村     88  孙里坞村     98  良宅村
               39  周处村       49  南缸窑村     59  瑶村       69  杨岸村       79  两头门村     89  下杨一村     99  下邵村

               40  蒲祥村       50  端村       60  叶墙头村     70  东皋村       80  松树下村     90  下杨二村 100     五一塘村
               41  楼王村       51  沈店村      61  中南村      71  桐一村       81  马昂村      91  后陈村      101  高畈村
               42  孙宅村       52  东村       62  程王处村     72  宅园村       82  麻栗畈村     92  郭浦朱村 102      红卫村
               43  新屋村       53  下陈村      63  塘头村      73  茆角村       83  白姆村      93  杨店村      103  正新屋村
               44  泉三村       54  叶长村      64  江南村      74  项店村       84  下埠口村     94  汤村
               45  董源坑村      55  赵宅村      65  溪里村      75  王宅村       85  松源村      95  余家村
                  注:排名不分先后,序号仅仅是便于计数。

                  2001年2月14日,县委〔2001〕16号文件《关于命名第二批小康村的决定》,命名寺后张村等126
              个村为小康村。到2002年底,全县小康村累计达到360个,占全县总数的66%。在小康村考核验收的

              基础上,又进行小康乡镇的考核与验收,白洋、壶山、熟溪三个街道以及柳城畲族镇、桐琴镇、泉溪
              镇、履坦镇、王宅乡、白姆乡等共9个乡镇(街道)达到了小康乡镇标准。
                  深化农村改革
                  2004年实施农村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完善工作。全县完善337个建制村1229个生产队62901户,已签
              订(变更)土地承包合同62101份,占98.72%。粮食购消改革自2002年起由“合同收购”进入了“订单收

              购”。2004年根据省政府的决定对全县种粮大户实行扶持政策。农村的经济管理改革使农村财务管理制
              度更为健全。村务公开在全县推开,村务监督制度由白洋街道后陈村先行,并在全县推广。
                  自2002年7月开始,武义县开展以“减调改稳、合理负担、转移支付、配套进行”的农村税费改

              革。是年,取消各种政策外收费和农村教育集资,取消统筹费、屠宰税、农业特产税。2003年取消
              “两工”(义务工、摊派工),省财政对全省361个经济欠发达乡镇的四分之一农户实行减免农业税的
              政策。武义县农民人均负担,从2001年的98.69元下降到2003年的15.33元。2004年,免征农业税,源口
              水库、清溪口水库等灌区的农业用水不再向农民收取水费。
                  农村发展的各项指数

                  武义县的农村人均生产总值指数(以1970年为100%),第一阶段近30年,到1999年是106.2%,
              2002年提高到111.7%;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以后,2003年提高到114.9%,2005年为114.5%。
              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2676元,2002年提高到3202元;2003年提高到3518元,2005年提高到4340

              元。农村全年人均总收入,1999年4045元,2002年提高到5179元,2003年提高到5785元,2005年为
              5304元。农村住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9年2303元,2002年提高到2574元,2003年提高到2877
              元,到2005年提高到3767元。农村恩格尔系数,1999年为43.86%,2002年降至39.16%,2003年降至
              37.57%,到2005年降至37.27%。
                  小康社会建设工程

                  乡村康庄工程  武义县以通建制村道路改造为重点的乡村康庄工程自2003年8月开始实施。是年实
              施项目69个,投资总额3529.1万元,公路改造建设里程141.74千米;2004年实施项目158个,投资总额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