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68

步向外盘卷如蛇卧。一般壳口直径10毫米左右,壳口圆或卵圆形。全壳大部分固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仅
            壳口部稍游离。壳面粗糙,具有数条粗螺肋,粗肋间密布3~ 5条细肋,肋上被有不明显的复瓦状鳞片。壳灰

            黄色或褐色,壳内面褐色,有珍珠光泽。嵊山、枸杞、鼠浪、普陀山、朱家尖、六横、白沙、中街山列岛等
            地沿岸均有分布,以外侧岛屿最习见。用贝壳固着在低潮带岩石上,往往聚集成群,相互固着在一起。朱家

            尖东侧后门山低潮带生物量达266.9克/平方米。肉可食用。
                珠带状(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Gmelin])。俗名:蛳螺、海蛳螺。贝壳呈长锥形,壳质坚
            实。一般壳高25~30毫米。螺层约15层,缝合线呈浅沟状,常被腐蚀,螺旋部很高,体螺层短,稍大。螺旋

            部每一螺层有3串珠状螺肋;体螺层上具有9条螺肋,其中靠缝合线一条呈珠状。贝壳表面黄褐色,每一螺层
             中部具有一条紫褐色色带,贝壳基部略突出,壳口近圆形内面具有与壳面螺肋相当的紫褐色条纹。外唇稍厚,

            扩张;内唇上方薄,下方稍厚。嵊泗、岱山、定海的金塘、普陀的朱家尖、普陀山、六横等地沿岸均有大量
            栖息。生活于泥质潮间带滩涂上,盐场排淡河道上也有大量分布。肉可食用,贝壳可制石灰。

                微黄镰玉螺(Lunatica  gilva[Philippi])。俗名:香螺。贝壳呈梨形,壳质较薄,坚实,一般壳高15~40
            毫米。螺层约6层,缝合线极明显,较深。壳顶处的3个螺层很小,以后迅速增大,呈显著的圆形隆起。螺体
            层膨大,壳面光滑无肋,生长线细密而明显。壳面黄褐或黄灰色,壳顶部呈青灰色,壳内面棕黄色或灰紫色,

            具光泽。壳口卵圆形,外唇简单,较薄,易破损;内唇上部薄,至脐部稍加厚,脐孔深而显著,但不宽。岱
             山、秀山、金塘岛、普陀山、朱家尖、登步、桃花、六横等地沿岸有发现。栖息潮间带泥滩上,为肉食性贝
            类,退潮后匍匐海滩上,或钻入泥沙内觅食,爬过的涂面上留有踪迹。夏秋间产卵。朱家尖滩面上栖息密度

            为8个/平方米,生物量16.04克/平方米。肉可食用,味鲜美。是滩涂贝类养殖的天敌。
                日本细焦掌贝(Palmadusta  gracilis  japonica  Schilder)。俗名:海宝贝。贝壳小型,呈长卵圆形,壳质结

            实。一般壳长10~15毫米。壳背部膨圆,两端微凹,前端较细瘦。壳面青灰色,满布大小不等的黄褐色雀斑,
            背部中央通常具有一块较大褐色斑。两侧缘灰白色。基部平,呈黄褐色或灰白色。壳口窄长,前端稍宽,唇
            齿短,内唇齿约14枚,外唇齿约15枚。见于中街山列岛沿岸,是宝贝科唯一能分布到舟山海域的种类,不多

            见。生活于潮间带岩礁间。壳可入药,有清热安神、平肝明目功效。
                脉红螺(Rapana  venosa[Valenciennes])。俗名:瓦螺、海螺。贝壳大,略近梨形。壳质极坚厚。一般壳

            高50~80毫米。螺层约6层,自上而下急剧增宽,缝合线浅。螺旋部短小,仅占整个壳高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
            一,体螺层宽大,基部收缩。壳面各螺层具有显著螺肋和细微而明显生长线。第二层开始,每个螺层的中部
            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相交近于90度角。体螺层肩角下方有三四条

            具有弱结节突起的粗壮螺肋。壳表面黄褐色,具有棕褐色或桂棕色斑点和色带,排列整齐。壳口大,呈长卵
             圆形,前沟短宽,后沟不明显,内层上方薄,外层厚,生长纹明显。嵊泗、岱山、普陀的六横、朱家尖、桃

            花、定海的金塘等地沿岸均有发现。肉可食用,肉肥味美,营养丰富。可入药,中药名“海螺”,有化痰消
            积、镇肝熄风功效。
                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俗名:辣螺。贝壳小型,呈纺锤形,壳质坚厚。一般高20~30毫米。

            螺层约6层,自上而下迅速增宽。螺旋部低圆锥形,约为壳高的三分之一,体螺层显著膨胀。每一螺层中部有
            一环列明显疣状突起,共有疣状突起5列,以上方第一、二列最粗强,下方三列较细小。壳表面为灰绿色或黄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