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1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81

白色,各鳍均青色。6—7月舟山北部近海常发现体长160~300毫米、体重50~150克的幼鱼。江河中渔获群体
               大,体长1.7~3.1米,体重40~300千克。

                  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  Valenciennes)。俗名:沙丁、黄鳟。体略呈圆柱形,体侧略扁,体长为
               体高的3.8~4.6倍。口小,端位。口裂短。眼中等大,脂眼睑发达,覆盖眼的大半,体被圆鳞。尾鳍基部有2

               个长鳞。背部青绿色,上侧面有一条淡黄色纵带,下侧和腹部银白色。7—0月舟山渔场有捕获,多为幼鱼,
                                                                               1
               体重30~285克。
                  鲥鱼(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俗名:时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头中等大,吻尖锐。眼小,

               脂眼睑发达,儿乎覆盖眼的一半。口端位,两颌等长。胸鳍和腹鳍基部有腋鳞。体背和头部灰褐色,上侧面
               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面和腹部银白色。舟山海域捕获的主要为幼鱼,体长50~81毫米,体重2.1~5.0克。

                  鳓鱼(Ilisha  elongata[Bennett])。俗名:鲞鱼。体侧扁,长为高的3.5~3.7倍。口大,眼上倾斜。鳃孔
               大,假鳃发达。体被薄圆鳞,无侧线。吻端、背鳍、尾鳍和体背淡青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5—月产卵。
                                                                                                    6
               为舟山渔场重要的传统捕捞对象。

                  鳗鱼(Engrauli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俗名:海蜒、烂船钉。体细长,腹部圆形,无棱鳞,
               头稍大,吻圆钝,突出,口裂大,上颌长于下颌。眼大,被薄脂眼睑,体被薄圆鳞,胸鳍腋部有一长鳞,尾

               鳍基部每侧有2个大鳞。背部青蓝色,体侧白色。生长迅速,春仔群出生2~3个月,体长可达20~30毫米,捕
               获时称“糯米饭海蜒”;次年,初届性成熟,体长可达80毫米左右。
                 公鱼。有康氏小公鱼(Anchoviella commersonii[Lacepede])和赤鼻棱鯷(Thrissa kammalensis[Bleeker])。

               康氏小公鱼,体延长,略侧扁,口大,下位,上颌略长于下颌。体被圆鳞。腹鳍前方的腹缘上有6~7个骨刺,
               体白色,头部背面两侧有2块绿斑。成鱼体长50~75毫米。赤鼻棱鯷,体长形,稍侧高。吻突出,圆柱形。口

               大,下位,上颌骨向后伸到鳃盖骨后下缘。体被圆鳞。体银白色,背缘青绿色,吻通常赤红色。体长一般
               80~100毫米,体重10克左右。
                  黄鲫(Setipinna  taty[Cuvier  et  Valenciennes])。俗名:王吉。体甚侧扁,头短小,口大斜形,上颌稍长

               于下颌。两颌牙甚细小。体被薄圆鳞,无侧线。背鳍前方有一小刺。胸鳍和腹鳍基部有腋鳞。背部青绿色,
               体侧白色,吻、头和鳍均黄色。为舟山近海常见小型鱼类,体长一般75毫米,肉薄,刺多。

                  凤鲚(Coilia  mystus[Linnaeus])。俗名:凤尾鱼、烤子鱼。体侧扁而延长,后端尖细。头短,侧扁。吻
               短,圆突。口大,下位,上颌骨狭长,延伸到胸鳍基部,下缘具细锯齿。头部无鳞,体被薄圆鳞,体银白色,
               背部淡绿色。平时栖息浅海,春夏季集群河口产卵,体长一般30180毫米,由于鱼体偏小,又俗称“鸡毛

               鲚鱼”。
                  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Hamilton])。俗名:虾潺。体柔软,长形,略侧扁,头背稍圆。吻短,钝

               圆。口甚大,下颌略长于上颌,颌牙细尖。身体大部无鳞,仅体侧有一行侧线鳞。尾叉三叉形,中叶短,体
               乳白色。成鱼体长80~180毫米,制成干品称“龙头鲓”。
                  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俗名:鳗鱼、海鳗。体细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

               吻尖而细。眼小,埋于皮下,位于头前部。前鼻孔位于吻端两侧,呈小管状。口大而宽,口角达眼后缘,下
               颌较上颌略长。唇厚,上下颌均具小齿。鳞细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肛门位于体前半部。体背侧暗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