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天台山佛教史》
P. 52
园院,以供求法的新罗僧居住。
经过“会昌法难”及唐末战乱后,国内天台典籍大批散失,而外国的天
台典籍却保存得比较完整。后唐清泰二年(935),四明沙门子麟往日本、高
丽等国求取天台典籍,受到热情接待。后来,高丽遣使李仁日送子麟回国。
第三节 禅 宗
一、牛头禅与天台宗的关系
禅宗自初祖达摩由天竺来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
祖弘忍门下,分成北方以神秀为首的渐悟论和南方以慧能为首的顿悟论两宗。
后以南宗为正宗,慧能为六祖。慧能门下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南岳
怀让又分为沩仰、临济两派;青原行思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临济下
又有黄龙、杨歧两派,合称五家七宗。南宋以来,仅临济、曹洞两派盛行,
且流传到日本,其余均不传。
牛头禅为禅宗之分灯(一支派),是道信门下的“旁出一枝”(语出《宋
高僧传·弘忍传》)其中“牛头”二字以山命名,因牛头禅初祖法融创于牛头
山(在南京南 25 里,又名青山),故后人称“牛头禅”。唐代中期,牛头禅的
大师遗则曾居天台山佛窟岩,前后 40 年,弘扬牛头禅,时称“佛窟学”。这
里先谈谈牛头禅的的传承和思想渊源。
关于牛头禅的“传灯”(师承),比较概括说明的是宗密《圆觉经大疏钞》
卷3中的一段文字:“疏有本无事而忘情者,第五家也,即四祖下分出也。其
先即牛头慧融(法融)大师,是五祖弘忍大师同学。四祖委嘱忍大师继代之
后,方与融相见。……四祖语曰:‘此法从上一代只委一人,吾已有嗣,如何
自建立?’融遂于牛头山,息缘忘情,修无相理,当第一祖。智严第二,慧
方第三,法持第四,智威第五,慧忠第六。”法融(慧融)出自禅宗四祖道信
门下,与弘忍是同学。牛头禅的传承是:法融—智严—慧方—法持—智威—
慧忠。
法融,俗姓韦,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生于隋文帝开皇
十四年。他于 19 岁时从句容茅山论师僧炅剃度。出家后精研佛典数年,复漫
游各地,参访名师。但他觉得全凭知解,不能证入实际,又凝心冥坐过了 20
年习定生活。唐贞观十年(636),他到了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筑一所茅茨
禅室,日夕参究。当时牛头山佛窟寺藏有佛经、道书、佛经史、俗经史等数
千百卷,是刘宋初年刘司空捐资造寺时,珍藏以永镇山寺的。法融得到佛窟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