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天台山佛教史》
P. 49
教疑问三十科》向他请教。广修和弟子维蠲撰文一一回答,圆满周至,日人
深为赞佩,称“唐决”。
会昌三年(843)二月十六日,安详圆寂于禅林寺。世称至行尊者。登
门弟子甚众,主要有物外、维蠲等。
十二祖物外大师(?-885),俗姓杨。侯官(今属福建福州)人。从广
修学《止观》,且说且行。大中十三年(859),岁荒,他跏趺室内,面壁坐禅,
对弟子说:“汝若不死,至五谷丰登时,可击磬引我出。”(《大正藏》卷 49,
第 190 页)一年后,五谷丰收,弟子照他的话做,他果然复苏过来。这足见
他禅定功力之深。
光启元年(885)三月十五日,安祥示寂于国清寺。世称正定尊者。主要
弟子有元琇、敬林、慧疑等。
十三祖元琇,天台人。从物外学《止观》,尽得妙旨。元琇精于讲说。一
日升座说法,忽有异僧 10 人,自外而入,威仪整肃。参礼后,静坐于末席,
听讲完毕,再礼问讯而出。元琇派侍者邀之,异僧皆凌空举手,笑谢而去。
从此,世人传说元琇的讲说感动天人。
当时天下大乱,元琇门下学徒虽多,但忽散忽聚,得定慧之业者甚艰。
元琇讲学,为弘法利生,从不以学徒多寡影响弘法情绪。世称妙说尊者。
唐末天下战乱,人心不安,天台宗的发展受到影响。至五代后梁开平二
年(908),钱镠建吴越国,国号天宝。钱氏祖孙数代,均信奉佛法,天台山
在其辖境以内,受到了较好的庇护。
十四祖清竦,天台人。从元琇学习《止观》,日夜不懈。后主持国清寺,
说行兼至。当时,吴越国王钱氏信奉佛法,天台合境比较平安。清竦教诫寺
众说:“王臣外护得免兵革之忧。终日居安,可不进道而答国恩!”(《大正藏》
卷 49,第 190 页)每登座说法,高论不已,听众皆深入三昧而无倦容。世称
高论尊者。弟子主要有羲寂等。
五、天台宗的弘扬
(一)文人学者的弘宣
在湛然大师中兴天台宗以后,天台宗的声望大为提高。湛然门下法徒云
集。据《天台九祖传》记载:“受业身通者,三十有九僧,搢绅先生高位崇名
屈体承教者,又数十人。”这里说的搢绅先生,大多是文人学者,例如:颜真
卿、梁肃、柳宗元、陆淳等等。通过他们的大力弘宣,天台宗的声望更是深
入人心。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