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天台山佛教史》
P. 57
丰干、寒山、拾得 3 人有许多故事传说,见于史册,事事具有禅机。例
如,一日,拾得在扫地。寺主问:“汝名拾得,因丰干拾得汝归,汝毕竟姓甚
么?”拾得放下扫帚,叉手而立。寺主再问。拾得拈帚扫地而去。寒山搥胸
说:“苍天!苍天!”拾得!说:“作甚么?”寒山说:“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
人助哀!”2 人作舞,哭笑而去。
国清寺半月诵戒。众僧聚集时,拾得拍手说:“聚头作相,那事如何?”
维那叱责他。拾得说:“大德且住!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
一切法无差。”当时僧道翘纂寒山诗,以拾得偈附后。(见《传灯录》)
寒山问丰干:“古镜未磨时如何照烛?”丰干说:“冰壶无影像,猿猴探
水月。”寒山说:“即是不照烛!”又问道,丰干说:“万德不将来,叫我如何
道。”寒山、拾得俱作礼而退。
丰干欲游五台山,问寒山、拾得说:“汝等与我一道去游五台,便是我同
流,若不同意,不是我同流。”寒山说:“你去五台作什么?”丰干说:“礼文
殊!”寒山说:“汝非我同流!”
丰干独入五台山。逢一老人,便问:“汝莫非就是文殊?”老人说:“岂
有二个文殊?”丰干跪拜未起,老人忽然不见。
据说,当年台州太守闾丘胤遇丰干于京邸,问丰干:“天台山有何贤可
亲?”丰干答道:“国清寺有‘寒山文殊,拾得普贤’,状貌风狂,歌笑不常,
见之不识,识之不得取相。”
闾丘胤至天台国清寺,寒、拾 2 人在灶房正据火谈笑。闾丘胤遽作礼。2
人拍手笑道:“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便驰走而去,后意
不还。丰干后于国清寺示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禅宗沩仰宗的创立者灵佑禅师也曾来国清寺参学,
受到过丰干、寒山、拾得 3 位高僧的开导。据《天台山方外志》记载:沩山
灵佑禅师,年 15 出家,游方至国清寺受戒,与寒山、拾得住松门。夹道作虎
吼 3 声,灵佑无对,寒山说:“自从灵山一别,迄至于今,还相记么?”沩又
无对。拾得拈杖说:“老兄唤这个作什么?”沩又无对。寒山说:“休休不用
问,他处从别后已三生作国王,来总忘却也。”寒山、拾得称灵佑过去世同是
释迦佛座下的弟子,同在灵山听法。但因三生作国王,已经泯忘佛法。故应
从新悟道。
丰干、寒山、拾得 3 人善诗,常以诗偈对答,表达深邃的禅宗义理,灵
佑在旁谛听,往往深有感悟。如丰干诗:“兀兀沉浪海,漂漂沦三界。可惜一
灵物,无始被境埋。”(见《天台三圣诗》)寒山诗:“心不逐诸缘,意根不妄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