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47
践止观方法,对真如、佛性、如来藏的解释甚为透彻,但在中国已经绝版。 因
此,它的回归,是天台宗教史上的一件大喜事。 遵式大师特作《南岳止观序》
朱 称赞道:“咸平三祀,日本国圆通大师寂昭,锡赀扶桑,杯泛诸夏,既登我鄮岭,
封
鳌 犹月之生;今夏东返,犹日之升。 素景圆辉,终环回于我土也。”
天
台 寂昭此来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国天台宗大德请教天台宗的教义。 因此,他
集
·
第 在受到宋真宗的接见后,即要求巡礼天台山。 在四明见到知礼大师后,把源信
一
册 托他带来的有关天台教义的 27 个问题,请求解答。 知礼见所提的问题都是很
有水平的,遂作《问目二十七条答释》,寂昭派人将《答释》送回日本,而自己则
留在中国,继续求学。 直至景祐三年(1036),圆寂于杭州,他的弟子念救也长
期居天台山,大中祥符八年(1015),重建大慈寺(即智者大师住持的修禅寺)。
天圣六年(1028),日僧绍良奉师命又以天台教义的疑问 10 条,前来求教。
当时,知礼已经圆寂。 法嗣广智撰文详予解答。 绍良派人将答文送回日本,自
己仍留中国学习。 3 年后学成回国。
在入宋求法僧中,影响最大的是成寻(1011-1081),俗姓藤,为日本天台
宗大云寺主。 熙宁五年(1072)三月,率弟子赖缘、圣秀等 7 人入宋。 四月至杭
州,五月登天台山参访各大寺,学天台教观。 后又巡礼五台山等地,宋神宗曾
接见他,赐紫衣,敕封“善慧大师”。 熙宁六年,其弟子回国,请回天台宗等教
典 400 多卷,宋神宗赐予金泥《法华经》及《回赐日本国书》。 成寻留居中国,
继续研习天台教理。 元丰四年(1081),圆寂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敕葬于天
台国清寺。 著述有《观心论注》《法华经注》《法华实相注》等,并撰《参天台五
台山记》,记述求法途中所见所闻及有关天台宗高僧活动、寺宇建筑等情况,是
研究宋代天台宗发展的宝贵史料。
元明清时期,朝廷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实行闭关锁国。 因此,天台宗
僧众和日本等国的交往也趋于中断。 但是,日本国内的天台宗仍在不断弘扬
和发展。
我国元代,正是日本的镰仓时代。 当时日本的天台宗非常兴盛,创立新宗
派的僧人多出身于日本天台宗。 其中日莲(1222-1282)也出身于天台宗。 他
创立了以《法华经》为主要经典的日莲宗,影响很大。 日莲宗的主要教义:一
是排除日本天台宗内密教(真言宗)成分,二是虽继承天台宗理论中的一些思
想(如十界互具等),但却删除其烦杂的“实相”理论论证及禅观修行,而认为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