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48
“妙法莲华经”5 字经题是《法华经》的全部精华,具有佛的一切“因行果德”,
是无上“妙法”,任何人只要念唱这 5 字经题便能解脱成佛。
日莲把《法华经》信仰称为正法。 他在《立正安国论》一文前署名为“天台
沙门日莲”,大力呼吁听众要正信天台,排除外道。 他说:“汝早改信仰之寸
心,速归实乘(指《法华经》 教法) 之一善,然则三界皆佛国也。 佛国其衰哉?
十方悉宝土地。 宝土何坏哉? 国无衰微,土无破坏,身是安全,心是禅定。 此
词此言,可信可崇矣!”(《立正安国论》)他认为若立于《法华》正法,可得长治
久安。 文内还说:“国依法而昌,法因人而贵。 国亡人灭,佛谁可崇,法谁可信
哉! 先祈国家,须立佛法。”(同上)他希望自己的法华教法被当政者接受,再
由当政者向全国推行。
日莲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立正安国论》 《开目钞》 《观心本尊钞》 《撰时
钞》《报恩钞》等。 身边弟子有 300 多人。
早从平安中期开始,日本天台宗就与日本神道信仰结合在一起。 天台宗
把比睿山的镇守神———日吉明神,称为“山王”,认为是释迦佛的本地垂迹,而
释迦佛则是《法华经·方便品》中说的“成佛以来,甚深久远”的法身佛。 日本
天台宗所奉的“山王”,是从天台山国清寺取法去的。 据唐徐灵府《天台山记》
记载,周灵王太子晋,乘鹤飞升后,封天台山神。 日本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
卷 1 称,当时天台山国清寺奉“周灵王太子乔,字子晋”为“山王”,称“元弼真
君”。 镰仓时期,日本天台宗山王神社有 21 座,称“山王二十一社”,形成所谓
“山王神道”。 其时,《耀天记》《元亨释书》等书对山王神所祀的神、祭日及仪
式、神官及本地垂迹理论等,均有详细的记载。
德川时期,日本天台宗不断得到发展。 庆长十三年(1608),日本天台宗僧
天海(1536-1643),应德川家康之召到骏河(在今静冈县)参与幕政。 翌年受
命入京都从事复兴天台宗的工作。 庆长十七年(1612),天海在武藏国星野山
重建无量寿寺,比拟比睿山,称之为“东睿山喜多院”,以此作为日本天台宗在
关东的中心。 元和二年(1616),德川家康去世,天海自称受家康的遗命,主持
第
用天台宗的山王一实神道的仪礼把德川家康葬于日光山,称为“ 东照大权 一
辑
现”。 以后,又在京都东北建二座宽永寺,把“东睿山喜多院”移至此处,并在
台
寺旁建东照宫庙,祀德川家康。 从此,宽和寺成为天台宗关东的中心。 天海历 宗
教
任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并作为宗教顾问,为振兴日本天台宗发挥了重要 史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