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57

·122·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成功速。上焉者,七日圆成;下焉者,一生了办。即仲尼所谓: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及其至也,
                           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知,亦有所不能行。吾佛示持名一法,亦若斯

                           而已矣。
                               又复应知,求生净土,贵在信得真,愿得切。如有真信切愿,
                           设或散心念佛,临终亦得往生。若信不真,愿不切。纵将佛号,

                           念到一心不乱,亦不得生。故灵峰旭祖有言:“得生与否,全凭
                           信愿之有无;品位高卑,试看修行之勤怠。”修净业人,不可不知。
                           肃复,并祝二利双宏,身心并益。老人谛闲手白,六月初八日书。

                           佛教天台宗自宋代起,直至如今都“教宗天台,行归净土”。谛闲法

                       师认为,天台净土法门有四种修习方法,“有观想、观像、持名、实相四
                       种之不同”,但最为简便的则是“唯持名一法”,“最为简便,最为直捷,
                       至极容易,至极稳当。下手易,成功速”。上根之人“七日圆成”;下根
                       之人“一生了办”。持名修习方法,虽最为简便与最为直捷,但必须“心
                       诚行勤”,否则一事无成!此为近代天台净土法门系统传入暹罗,当以此始。

                           与此同时,当时一位崇信天台净土法门的居士谢国梁,亦与上海佛教
                       人士组织“暹罗(今泰国)佛教考察团”一起赴暹罗弘扬天台净土法门。
                       此人为天台人,后出家,法名寂云法师。

                           寂云法师(1887-1958),俗姓谢,名国梁,天台坦头镇榧树村人,
                       青年时与兄谢国钦留学日本,与康有为、李叔同友善。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毕业于日本的明治大学法科。谢国钦历任《顺六时报》编辑、
                       绍兴检察官、县议会议长等职。民国初,谢国钦任国会议员,黎元洪题赠
                       匾额,上书“国会议员”四字,上款为“大总统黎元洪”,下款为“谢国钦”,

                       此匾尚存。上世纪 20 年代,康有为访天台山时,曾做客于谢国钦家,为
                       题一副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此楹联就悬挂在中堂。1922
                       年,谢国梁准备去东三省任职,在宁波码头,与弘一法师相遇。弘一法师

                       是他日本留学时的学长,与弘一法师一番交谈后,他决定弃官,茹素学佛。
                       在 1926 年弘一法师参访天台山时,谢国梁在榧树村东山坡上为弘一法师
                       建造了极乐寺。极乐寺有一副楹联联云:“建此寺,行善心,终生极乐;











          正文.indd   122                                                                     2017/10/31   15:01:03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