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56
第四章 天台山与东南亚文化交流·121·
等则编写了《高级佛学教本》,介绍天台宗渊源、义理及传承。
第四节 泰国、菲律宾天台宗的弘传
天台宗与泰国佛教界的交往始于谛闲法师。泰国,昔名暹罗,盛行小
乘佛教。观宗讲寺与暹罗佛教界的交往,其法缘始自谛闲法师。1929 年冬,
谛闲法师在上海玉佛寺讲《十六观经》,参与听经者有暹罗华侨杜圣宏、
陈圣岳居士,经会圆满后,二人即皈依谛闲法师。在谛闲法师感召下,二
人回去后,在暹京曼谷创设暹罗中华佛学研究社,于 1930 年成立,杜圣
宏为社长,社员有三四十人。鉴于暹罗修净业者较少,故杜圣宏与陈圣乐
居士请求谛闲法师赐示净土法门,赐寄浅近经书,“浸假华暹人民,咸沾
净土法味”。谛闲法师于 1930 年六月初八,复函《复杜圣宏、陈圣乐二
居士函》,作详尽复函指导。观宗寺《弘法社刊》第十六期全文刊出了此
函件,这是天台净土法门在泰国传播的重要文献:
圣宏、圣乐大居士均鉴:夏历六月初四。接奉手教。展读
之有二:一由五月初九,一书二四七。文异意同,具见为法忱殷,
利生志切,何善如之,欢忭无量。且夫净土法门,乃吾佛世尊,
彻底悲心,无问自说。入此门者,无不离苦得乐,断惑证真,诚
三根普被,一生了办之阿伽陀也。
须知人身不易得,光阴最难留。古德云:“世之最宝贵者精神,
最难得者光阴。”若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
精神宁不宝贵乎?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灭;
光阴宁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宝贵,宜念念称念弥陀;知光明之
爱惜,当刻刻精修净业。若不念弥陀,而念三乘圣人之名者,亦
是浪用精神,况谈世间无益语乎?不修净业,而修人天之善者,
亦是虚弃光阴,况作世间尘劳之罪乎?
然则净土法门,有观想、观像、持名、实相四种之不同。
唯持名一法,最为简便,最为直捷,至极容易,至极稳当。下手易,
正文.indd 121 2017/10/31 1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