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83
·24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茶,自碾仍自煮。相从有觉意,两悟无凡语。欲分鲜花屏,稍筑松风庑。
a
铜瓶取明月,洗此文字苦。” 说明宋代天台山国清寺僧人在自制、自碾、
自煮茶过程中,能领悟禅法,超越文字,进入无我的“茶禅一味”境界。
由上可知,天台山是中国茶道“茶禅一味”策源地。
四、天台山:中外佛茶“罗汉供茶”的发祥地
茶禅一味与中国天台山特有的佛茶艺术“罗汉供茶”是和合共荣生的。
从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诗句
看,“罗汉供茶”的乳花应产生于中唐。“素瓷雪色缥沫香”,即茶瓯中
飘起的白色乳花。这是唐代陆羽在《茶经》里记载的一种煎茶法。陆羽《茶
经·五之出》载:“(茶之)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之者曰
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
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最早将天台山石梁确立为中国五百罗汉栖真根本道场的是晚唐百丈怀
海禅师。百丈怀海(749-814)禅师在《百丈清规》中不仅确立了天台山
石梁是中国五百罗汉栖真之地,还制定一套供养罗汉的仪轨,使之在中国
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b 。这一清规在佛教界推行后,天下丛林纷纷仿
效,很快风行于全国。《百丈清规》卷五详细记载了《供罗汉》之仪轨,《供
罗汉》又称《罗汉供》,又作《罗汉会》。即供养十六罗汉、五百罗汉之
法会。原仪轨已经佚失,清僧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五《供罗汉》
中共辑有九项仪轨:一是预日挂牌;二是库房预备;三是正日预备;三是
正日预备;五是拈香具拜;六是众唱香赞;七是降临法会;八是施主祈愿;
九是收供唱赞。《百丈清规》中 “供养罗汉仪轨”,是以“天台山罗汉,
来受人间供”作为主基调的。仪润在《供罗汉·证义》中还引述了无相真
禅师的《供罗汉颂》,其颂云:“应供真人着眼高,海山来往不辞劳;也
知为瑞为祥处,惹得天花上毳袍;石梁方广路非遥,檐卜堂中信手招;尊
a 宋林表民编:《天台续集·别编》卷四。
b (唐)陈翊:《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
正文.indd 248 2017/10/31 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