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2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82

第三章  两宋时期·247·



                       香之趣。陆羽着重茶艺,皎然认为应将饮茶提升至茶禅的精神境界。皎然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诗云:“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余……”皎然将茶比拟

                       为“禅经”,以为茶与禅经相近。《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云:“九日
                       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重阳佳节,世人多饮
                       酒,谁能理解茶的“一色一香”?

                           天台寒山子诗云:“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饥餐一粒伽
                       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伽陀药,即阿伽陀药,佛教术语,意为万应灵
                       药;常以比喻佛法、禅法。茗乳香瓯,诠释寒山子饮茶闻香、观色悟空的
                       “茶禅一味”境界。
                           最早提及“茶禅一味”的南宋台州判官陈知柔,其人《嘉定赤城志》

                       失载,而见于《乾隆永春州志》卷二十四《人物传一》:“陈知柔,字体
                       仁,永春人。绍兴十二年进士,授台州判官。郡获海寇,有被诬者,知柔
                       辨释四十余人。教授建州、漳州,起知循州、徙贺州。知柔与秦桧子熹同

                       榜,桧当轴,前列十余人,俱以攀援致通显。知柔独不阿附,以故龃龉。
                       雅好山水,自天台至会稽,耽其岩壑。罢知贺州,复留惠阳,自号休斋居
                       士。所著有《易本旨》十六卷、《大传》二卷、《易图》一卷、《春秋义
                       例》十二卷、《诗话》五卷、又有《梅清传》、《诗骚古赋杂著古学并图》
                       十二卷、《诗声谱》二卷、《论语后传》十卷,皆行于世。”(《闽书》)

                           陈知柔《题石桥》诗云:“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好山
                       雄压三千界,幽处长栖五百仙。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我来
                       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                a  诗句中五百仙,即指天台山石桥五百

                       罗汉;声闻,佛教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敦
                       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诃,住相法空分取证。”陈
                       知柔《题石桥》诗不仅描绘了雄伟壮丽的天台石桥作为中日佛茶“罗汉供
                       茶”的发祥地胜景,而且还首次点出了“茶禅一味”的茶道最高境界。
                           剡人高似孙《国清寺泉时有绿蟾蹲崖石西》诗略云:“……山僧惜一




                           a 宋林表民编:《天台续集·别编》卷二中。











          正文.indd   247                                                                     2017/10/31   15:01:09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