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4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84
第三章 两宋时期·249·
者半千谁是主,海天云静月轮高。”这标志着天台石桥正式成为中国五百
罗汉栖真根本道场。
从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始,武肃王钱镠每年都请天台僧人幼璋于
天台山建金光明道场。南宋台州林师蒧、林表民所编《天台前集·别编》
录有《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此诗六首,一谓天台山水神秀;
二谓天台系佛窟仙源;三谓奉钱镠旨意设斋,乞求护国佑民;四谓精诚迎
请罗汉,罗汉现相应供;五谓五百罗汉应供之事;六谓王命设斋祈福,功
德圆满。武肃王钱镠因何选天台石桥作为设斋法会,主要是因此地是晋唐
以来的五百罗汉栖真之地。故命僧人在天台石桥设斋法会,既可护国佑民,
又可超度亡灵。
宋代最早记载罗汉供茶的是苏轼。据苏轼《东坡全集》卷九十八《十八
大阿罗汉颂》记载了其家罗汉供茶的渊源。苏轼外祖父程文应(曾官宋大
理寺丞),二十多岁出游京师,归途四川遭逢寇乱,钱尽粮绝,困于旅舍。
忽有十六位僧人来见,说我们都是乡人。并各馈钱二百,程文应得以返回
家乡眉山县。程文应为眉山县巨富之家,为报答十六位僧人老乡,但不知
这十六位僧人的来历。只能说“此为阿罗汉也!”自此每季设大供一次,
一年四次供奉十六阿罗汉。遂沿自成俗。程文应享年九十,设供二百余次
(一年四次),设供年限长达五六十年。程文应家设罗汉大供,其中必有
茶供。其起源亦是受天台山佛茶“罗汉供茶”的影响。据《东坡全集》卷
九十八《十八大阿罗汉颂·跋尾》载:“佛灭度后,阎浮提众生,刚狠自
用,莫肯信入,故诸贤圣,皆隐不现。(佛教)独以像设遗言,提引未悟。
而峨眉、五台、庐山、天台,犹出光景变异,使人了然见之。轼家藏十六
罗汉像,毎设茶供,则化为白乳。或凝为雪花、桃李、芍药,仅可指云。
或云:罗汉慈悲,深重急于接物,故多现神变。倘其然乎!
其次是宋代水利学家罗适(1029-1101)的《石梁》等诗述及天台石
梁罗汉供茶之事:“茶花本馀事,留迹示诸方。”宋诗人杨蟠(1017-1106)《方
广寺》诗“金毫五百几龙尊,隐隐香飘圣迹存”,进一步明确了石梁方广
寺“罗汉供茶”习俗的存在。宋名臣贺允中(1080-1168)南渡后寓居台州,
其《石梁》诗“聊试茶花便归去,杖头挑得晚风凉”,均指天台石梁罗汉
正文.indd 249 2017/10/31 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