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01
·266·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至元壬辰(1292)秋九月朔,诏命吏部尚书臣梁曾、礼部郎
中臣陈孚,奉玺书问罪于交趾。越翌日,召至便殿,赐金符、袭衣、
乘马、弓矢、器币,谕遣之。明年(1293)正月二十有四日至其
国。三月望日,世子陈日燇,遣陪臣明宇陶子奇、奉旨梁文藻等,
奉表请命。以九月至京师,行李之往来及期,凡驻伪境五十有二
日。孚年三十五,已见二毛矣。其山川城邑风,俗为《图》一卷。
谕以顺福逆祸,为《书》八篇,悉已上于史馆。兹不敢述,姑即
道中所得诗一百余首,目之曰《交州稿》,以示同志云。癸巳(1293)
除夕(陈)孚敬书。
陈孚出使途中以诗纪事,《交州稿》中有《灵川县观桂林山》《自永
福县过八十里山》《宾州》《邕州》《江州》《思明州》《禄州遇大风》
等诗,即是交(趾)邕(州)道上所作。临海市博物馆藏有清光绪亥乙版
陈孚诗集《陈刚中诗集》,由《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三《稿》
合刊而成。观其内容,或一职一稿,或一地—稿。《观光稿》描述陈孚进
京时的一路风光;《交州稿》记述其出使安南往返之事;《玉堂稿》则是
他在任职翰林期间之作。其中以《交州稿》历史文化价值最高。
四库本《陈刚中诗集》中《交州稿》书影
正文.indd 266 2017/10/31 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