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77

·42·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台山慈云寺沙门、《明高僧传》作者如惺撰有《得遇龙华修证仪》四卷;
                       智旭撰《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地藏忏法》各一卷;清受登撰《准提三
                       昧行法》《药师三昧行法》各一卷。

                           现广为流传的天台忏作有宋知礼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即
                       《大悲咒》)由于观音信仰的普及,遂盛行于民间,今为全国流行最广的
                       忏法。遵式的《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大本《无量寿经》而成。随着净

                       土信仰的深入,此忏亦广传于民间。明智旭的《地藏忏》,系据《大乘大
                       集地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而成。凡报亲恩、祈
                       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礼此忏。清受登刊定的《药师忏》,以定名、劝修、
                       方法、释疑四项,释此忏法。凡消灾延寿之法事,亦多礼此忏。
                           天台宗的影响还渗透至道教、神道教、宋明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唐司马承祯援天台止观理论入“主静去欲说”;日本最澄据天台教义,宣
                       扬“本地垂迹理论”而创天台神道(即日吉神道);朱熹、王阳明引“性
                       具善恶”“定慧双修”“无情有性”说入宋明理学;历代文人,如隋柳顾

                       言、徐陵,唐梁肃、李华、柳宗元,宋苏轼、苏辙,元杨维祯,明屠隆,
                       清龚自珍及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续书三
                       种》等均受到影响;天台宗的寺院建筑、书法与佛雕艺术还东渡扶桑,成
                       为日本的文化遗产之一。天台宗自唐代就东传日本,宋代传入朝鲜半岛的
                       高丽国,十九世纪末传入欧美。二十世纪初传入东南亚,宗风远播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
                           纵观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展史,它无愧于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之
                       誉。这更是天台山佛教对中国佛教的一大贡献!




























          正文.indd   42                                                                      2017/10/31   15:00:58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