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75

·40·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三字即一相,亦非一非异。如天台所解,与此略同。谓一相一切相,
                           非一非一切;即相即无相,即非相即无相;皆是此意也。如是三相,
                           平等住实相,是三落叉义。


                           又云:“八叶中普贤是菩提心,文殊是慧,弥勒是悲,此菩提心,即
                       是大日如来。而有菩提心也,大慧即是大日如来。不离于大日如来,别有
                       悲也。当准此说之,万德皆尔,犹如天台法身解脱义。”
                           “又复从众缘生故,即空、即假、即中,远离一切戏论,至于本不生

                       际。本不生际,即是自性清净心,心即是阿字门。以心入阿字门故,当知
                                                           a
                       一切法悉入阿字门也,已观诸法实相” 。
                           天台教义,俯拾皆是,当为一行造访国清求教算学时所习。一行之《大

                       日经疏》,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天台
                       宗创始人最澄、日本真言宗(即密宗)创始人空海入唐求法,分别从越州
                       (浙江绍兴)开元寺顺晓、长安(陕西西安)青龙寺惠果习密教。归国后,
                       一行《大日经疏》亦随之东传日本。最澄于比睿山创“台密”(尊一行为
                       二祖、善无畏为初祖),空海于高野山创“东密”,成为日本佛教最有影

                       响的宗派之一。
                           佛事行议:天台宗影响较大的是水陆法会与忏法。
                           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

                       一种。“水陆”之名,始见于宋天台宗高僧遵式《金园集》卷四《施食正名》:
                       “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始于南梁,盛于宋代。元丰七至
                       八年(1084-1085)间,佛印了元住镇江金册寺,有海贾至寺设水陆法会,
                       了元亲自主持,蔚为壮观,遂以“金山水陆”驰名。绍圣三年(1096),
                       宗赜删补详定诸家所集,著《水陆仪文》四卷,普劝四众,依法崇修。乾

                       道九年(1173),四明史浩(宰相史弥远之父)尝过金山寺,慕水陆斋法
                       之盛,乃施田百亩,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以报“天、地、君、
                       亲”之恩。且亲制疏辞,撰集仪文。宋孝宗闻之,给“水陆无碍道场”寺

                       额。月波山附近有尊教寺,师徒道俗三千人,施财置田,一遵月波山四时


                           a [日]释最澄:《大唐新罗诸宗义匠依凭天台集》,见《传教大师全集》。











          正文.indd   40                                                                      2017/10/31   15:00:58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