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87

·52·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音道场,系日本天台宗高僧惠萼所开创。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续日
                       本后记》《头陀亲王入唐略记》载,惠萼曾多次巡礼天台山。日本贞观四
                       年(862),他作为平城天皇的皇子真如法亲王的从僧, 第三次(前两次

                       一为 841 年,一为 844 年)入唐。他从五台山求得观音像一尊,由明州航
                       海回国。船至普陀山,“舟触新罗礁,莲花当洋,舟蔽不前”(《普陀落
                       伽新志》 卷 6《禅德门 》),便下船奉观音像于山,山民张氏舍宅以供之,

                       成为普陀观音道场的开山祖。今普陀山尚有“不肯去观音院”,即是慧萼
                       当年卜庵供像之地。
                           据统计,整个唐代,日本共派遣入唐留学僧 116 名,其中 8 人因各种
                       原因未进入中国,有 13 人是在高丽、新罗留学,有 5 人是留学僧的行者
                     (指在佛寺服杂役尚未剃度出家者),因而真正的入唐留学僧是 90 人。(木

                       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他们大多到过天台山,平安时期著名的“入
                       唐八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中,日
                       本天台宗就占了 4 名;在 90 名入唐留学僧中,有 5 名荣膺“大师”称号,

                       日本天台宗也占了 4 名。可见,唐代是中日佛教天台宗交往的黄金时代。





























                       根本中堂,史称“一乘止观院”,为比睿山总本堂。日本延历 7 年(788)由最澄创建,
                                           相传堂中如来佛像为最澄亲手雕刻










          正文.indd   52                                                                      2017/10/31   15:00:59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