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161
· 156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一 · 157 ·
其南,故名。元末俱毁于兵。国初,州治迁于内城外之东南。乃即汝阳楼之故
址草创为谯门,植木覆茅,不庇风雨。岁久,屋坏钟仆。宣德、正统之交,守 忠孝堂记
贰协恭以勤代理二三年间,废修坠举,政通人和,乃谋撤而新之,鸠工庀材,
作于农隙。因其址甓而崇之,建楼十有二楹,中穹旁杀,如翚斯飞。周以阑楯, 士大夫亭馆台榭,莫不有扁。大率多即其溪山泉石之胜,云烟水木之华,
涂以黝垩。质而不华,朴而不陋,坚固雄特,禁久而无震凌。咸愿攻石,以纪 以陶写性灵,娱悦耳目。词人韵士又从而揄扬赞美,极其意向之所适,流连光
厥成。古者,国都之制无小大,皆有谯门以居钟鼓,所以严朝暮之警,壮都邑 景而忘戒心。予窃弗是焉。若夫笃厚伦品,重崇名教,表而揭之,俾朝夕于是,
之观,而起下民之瞻敬也。故善为政者未尝缓而后之。然南门中丘,经以不时 以存诸心身而训于子孙。视彼适情于景物者,异日语矣。夫人受中天地间,恩
示讥,井干、丽谯赋以逾度,托风作不厉农,成不过制,得中正也。述之以示 至深者,莫大于君亲。为人臣,为人子,思修其职,以报万一,忠与孝而已。
来者,实宜。知州事嘉禾沈侯贵、同知州事三衢叶侯嵩,皆发迹儒门,以文学 盖君亲者,伦品之首,而忠孝者,名教之纲也。能于是而不忘乎心,举天下之
行,义相推让,将用之以化民成俗。举一事,而知其余也矣。 事,无有大于此者矣。谢君廷珪,临海之宦族,由太学擢守汾州。在州三年,
克举其官,民甚宜之。考绩来京师,以亲老引疾,天官难之。廷珪曰:“食君禄,
宝善堂记 不能事其事,而又妨贤路,忠者弗为也。知亲年,不能遂终养,而犹縻好爵,
孝者弗忍也。圣朝方以忠孝致理,若俾樗朽咸得分愿,则位育裁成之功胥至矣。”
物在天地间,虽有贵贱清浊之不同,然随人趣向之所好,皆可以为宝。是 执政乃许为上请。命既下,僦舟南还,过予曰:“君亲之恩罔极,无以为报也。
故,金生于水,玉出于石,而富贵者宝之;禾黍菽麦生于野,而田夫老农宝之; 第归以忠孝二字,揭于正寝之中堂,朝夕以手加额祝圣寿万年。吾亲百岁,泳
百货生于土产之宜,而商人宝之;法书名画、商鼎周彝出于古,而耽古玩好者 育于春风化日之中,而莫知帝力教子孙咸知此义,以毋忘大恩如斯而已矣。敢
宝之;烟霞泉石,出于山林之奇胜,而隐逸者宝之。当其趣向之所癖,殆不可 请记!”予闻天台赤城奇丽甲天下,好事者恒以不得一睹为恨想。其林壑烟霞
以此而易彼也。惟有一物焉根于吾心,非形声可求,非智巧可得。扩而充之, 之胜,必有莫极名状者。廷珪一无所取,而独惓惓于是,思不忘于心目、垂训
无物不有敛而藏之,寂然不动。鸡鸣而起孳孳焉,宝之则心广体胖,睟面盎背。 于子孙,则其于本末轻重之间,取舍审矣。予之记,非以夸美也,盖将敦本焉。
积之多,则天降百祥,子孙有余庆,富贵者宝之,则金玉长于己;有老农宝之, 尔尚勉之哉。
则岁岁有秋;商贾宝之,则有利而无害;好古者宝之,则不丧志;隐逸者宝之,
则无痼疾。然则是物也,可以贯众宝而长存,亘古今而不坏者也,其名曰“善”。 经畲堂记
越之新昌,有隐君子曰俞君用贞,孝友宜于家,惇睦顺于乡,非义不取,非礼
勿动,正言谠论,人服而信之。善人也。所居之堂,颜曰“宝善”,盖有取于《楚 世之为人父者,无不知爱其子,然皆夺于恩而昧教,是以姑息之心胜,而
书》之语也。介其姻友、秋官尚书郎章君以达征予记,予闻用贞家富而不积金 义方之训或寡矣。且夫厚田闾、积帑藏以为子孙计,奉身非不侈也。无礼义之
玉,有腴田而不肯聚敛,有商贾之利而不殖货,居奇玩之器而不耽好,擅烟霞 防,则骄心生而众怨日萃,不由是而偾事者几希。谚有之曰:“遗之以金,不
泉石之胜而无痼癖。何哉?宝善故也。噫!人能知善之为宝,则众物之可宝者, 如教之以经。”亦谓骄不可长,怨不可萃,而礼义之防不可无也。清河张时中
不宝而自至。不此之宝,而徒知彼之为宝,乌能长有哉?用贞之宝,过人远矣。 氏居三衢圜阓中,生四子,皆美质,然家素饶于财,诸子皆好营贾炫事。时中
曰:“是非所以为教也。”乃卖金买书贮之于家,日使诸子肄焉。既而复遣其季
子入郡庠,充弟子员,遂刮摩骄习,敦尚儒雅,彬彬为士人矣。永乐三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