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品读三门》之《鲜甜三门》
P. 17

5. 佛手

 佛手,俗名狗爪螺、龟
 脚、鸡冠贝、鸡足、鸡脚、

 观音掌。一般个体头状部
 宽约为30毫米,高22毫米,
 柄部宽约为30毫米,长30                        ؽaН॔োݚӁ
 毫米,且柄部的长度常随

 生活环境而有不同。头状
 部呈淡黄绿色,由8块大的
                1. 牡蛎
 主要壳板和基部24片小型
                俗称蚝,是“下八珍”
 壳板所组成。为亚热带及
            海味佳肴之一,肉质鲜嫩,
 热带的海洋动物,分布于海浪冲击很大的沿岸高潮地带,固着于海水清澄的岩石缝隙
            营养丰富,有“海底牛奶”
 中,常密集成群。柄部具有伸缩性,一受触动即紧缩入石隙中,不易采挖。雌雄同体,
            之美称。野生牡蛎以三门湾
 有矮雄现象。
            沿岸为多。它附生在礁石和
 佛手以味道鲜甜闻名于世,是一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贵海产品,佛手中含
            乱石上,壳形不规则,大而
 有大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食用后提高身体新陈代谢,提
            厚重,底壳较大凹进,上壳
 升免疫能力。
            略小稍薄,掩覆如盖,壳的
 6. 藤壶      边缘锋利似刀。长于深水岩

 藤壶,三门俗称“蟌(còng)”,有着低圆锥形石灰质外壳。在温暖的海洋环境里,  石上的牡蛎,不易挖取,年
 藤壶全年均可繁殖。常形成密集的群落,附着生长于低潮线附近的天然岩礁、码头堤  长日久,生长较大,有的形如草鞋,俗称“草鞋蛎”,学名“近江牡蛎”。附生在海滩砾

 坝、船舶浮标以及水产养  石上和港边乱石上的小牡蛎,蛎肉如桐子,俗称“桐子蛎”,学名“僧帽牡蛎”。
 殖设施等表面。藤壶的附    三门县海港内湾很多,尤其是健跳港上游的铁强滩,斜度较小,白溪淡水汇流入
 着会造成船舶外表粗糙度  港,水质清澈,盐度适中,海滩辽阔,最宜牡蛎生长,名为“蛎江滩”,是三门牡蛎重要
 增加、水下固着物局部加  产地。清嘉庆翰林院典簿鲍谦曾赋诗吟咏:“家家种秫酿春醪,十月红先缸面掏。何物

 速腐蚀等弊端。但藤壶又  堪供郎下酒,糖颓蛏子蛎江蚝。”
 是 食 物,其肉虽微,其味  1983年以来,采用石条、水泥条人工养殖,建立牡蛎养殖基地172亩。人工深水养
 鲜美。一般在农历三月和  殖的牡蛎,个大肥嫩,色白味鲜,畅销宁波、上海等地。牡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以及
 六七月采挖,入汤烫过,敲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很高,既可鲜食,也可加工罐头,还可入药。其性微

 去外壳,再加香料蒸熟,为  寒,味咸,有潜阳、固涩、化痰、软坚之功效。无论蒸、煮、炒、做汤、生吃,只要配上相
 佐餐佳肴。      应佐料,各有妙处。



 10 | 鲜甜三门                                                              第一篇  三门湾口生百鲜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