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南院乡志
P. 200
第十九章 民情风俗简介
葬式 土葬习俗久远。民间有在生前做寿坟,或临时选穴筑坟之习。其墓大多以砖灰为圹,以石
为茔,周围垒以大石,做成靠椅式坟,俗称“椅子坟”。旧时有搭草棚或建厝停棺待葬之俗。此旧俗
陋俗,现已革除。
壮者死亡,则从速埋葬,一般无治丧仪式。客死异地或恶死(如自尽)者,尸体不入屋。
葬墓 墓穴须经阴阳先生踏看,择吉日建造。以砖块拱圹,坟面视经济条件而异,用泥土堆成坟
样也有,富裕人家则全坟嵌砌整齐花岗石。少数还雕琢精美的香亭或石狮。有的在生时即造好坟墓,
称寿墓或寿圹、寿域。
葬墓时,嫡系亲戚有的挑酒菜祭品,张筵祭奠。有的还请礼生赞礼,孝子孝孙着孝服依次叩拜。
现在有的殡仪馆火化直接安葬生态公墓。
送葬或回龙、归祠 送葬时,二人在前鸣锣(古式大锣)开道,子孙及亲友等送葬队伍皆披麻
戴孝,如同出殡沿途奏鼓乐、放鞭炮。棺抵坟地进圹后,先请“龙神”,然后按良辰封圹,并以预先
置圹中的烛火点燃灯笼中的蜡烛,孝子孝孙们丢掉孝帽、稻秆索等孝具,披上红布或红毛巾,称“脱
去兰衫换红袍”,意谓从此先人会保佑子孙交鸿运。接着,由一人手提风雨灯(一种有罩能避风雨的
灯)照明引路(白天也须点灯),列队回家。表示吉穴的“来龙风水”带回荣荫子孙。称“回龙”。
回龙时,在园子里点两把竹松明火把庆祝,同时设祭宴,在此祭奠先人,称“回龙祭”。“回龙祭”
完毕,大家将死者神主牌送入宗祠。回家后,照明用的风雨灯放在灶上连点七七四十九天,做不到
的,至少也要点七天。此后,每逢七日,家人烧些纸钱、备些水果之类祭祀追思,称“做七”。连续
七次“做七”,第四十九天后,丧葬礼仪才告结束。
第四节 民间信奉
南院一带民间信奉颇盛,乡境有神宫庙宇15座,主要有以下诸种。
诸神信奉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也称后土、社神。在庙祠,都用“福德正神”称呼;在郊野和墓地,则习惯
称为“土地公”,是民间最普遍的信仰的神。
土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
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一百零二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
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
祀之。亦有说在他死后,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
好处,念念不忘,于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
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福德正神是土地之神,长年守护土地,保佑一方五谷丰登、家宅平安,六畜兴旺,与老百姓
175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